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颠覆原有模式
首先,模式的创新。模式的创新很多,你好比说滴滴打车,冲击着和改变着人们出行的基本理念,你好比说淘宝作为一个平台,把信息的分配和物流的分配彻底的重新化,仿佛旧的世界全然不存在,隔过去。但除了这种由移动互联网引发的不同的业务模式的创新之外,还有其他的模式,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思路,让大家知道,您坐在这儿不管你是学科学的,还是学文理的,如果想,可能你就可以创新,也许你可以创业。
我们注意到中国现在有一个需求,还有些障碍,我们的需求就是随着农村城市化,就是城镇化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要到城市来生活,而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的忙碌,越来越多的人要到外面吃饭,不在家里自己做。 所以,在中国过去快餐连锁品牌餐饮蓬勃发展,但我们注意到了一个现象,真正做的很快、很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大到三千家、五千家店,都是外国品牌。但偏偏中餐连锁我想不到一个超过一千家的店,你看中国的快餐几十家的甚至几百家的很多,有几千家这样的品牌,但是,他们克服不了两个音障,快到一百家的时候,由创业者管管不过来,请职业经理人文化配不上,这个音障过不去,有些过了这个音障的公司,到了四五百家的时候要投大量的资金,建立ERP,建立计算机系统,这些餐馆都是省吃俭用做起来的,往往不知道怎么花这么大的钱还能盈利,又遇到了音障。
所以,很多企业生而复之复而生之,都超过不了像国外的大品牌动辄上千家,弘毅的解决方案是说我们自己出钱,找全球愿意管中餐连锁的最好的职业团队,然后给他无限量的钱,让他们去根据行业去收购这50家还是300家的企业,打包做成大的企业。大家可能觉得这有什么稀奇,但我认为这是创新,解决一个没有被解决的有巨大需求的问题,由此获利,由此发展。
我想举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们最近到英国收购了一个英国很著名的餐馆连锁叫pizza express,这个是意大利格调的叫休闲饮食,不是快餐,客单价要比快餐贵四五倍,在英国很著名,它全球一共540家店,英国有450家,伦敦有110家,在伦敦工作和生活过的人都知道pizza express,而中国没有。中国所有的是在上海、在香港,几年前他们通过一个franchise,通过一个授权开始做的尝试,以往这种事往往是这样的店到中国来开它的分店,然后把中国当成这种店的一个国际市场,很多成功的经验,你好比说我刚才说的肯德基、麦当劳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那是以前,中国只是市场,中国没有资本,中国没有管理人群,中国没有那么多的高端消费人群,现在我们都有了。所以在这个新的情况之下,我们说我们来做一些创新,我们不去帮做pizza express英国管理团队和英国董事会,帮助他们来开拓中国的市场,我们把它买了,告诉他们,怎么快速地开拓中国市场。结果就是很快这个品牌会变成中国大家喜闻乐见的品牌,很快由于中国的支撑,这个公司会变成一个价值高速成长的公司,而我们作为一个投资公司,由此获益。模式的创新看上去不那么sexy,但在中国的当今,有的时候不比科技的创新来得轻松,同样的有更大的作用。
存量的创新:传统企业新动力
我要讲的另外一个思路是存量的创新。八年前我们投入了一个河北省最大的老国企,叫石家庄制药,这个是一个兽药厂变成的给人做药的,但是做的是原料药,原料药高能耗、高污染、低价值,当时他们说我们是世界第一,我一问,他们是世界产能的第一,往往还是产量的第一,但是,每吨青霉素价值不如美国一个品牌药造出来的一小瓶的创新药的价值。
我们收购了这个企业,通过改制,让它和市场对接,在这个里面做的最重要的创新,是要它从原料药改到创新药,由原料改成品牌。这件事很难,做得也很辛苦,做了七八年,但效果很好。我这儿有一个图,当年这个企业很大,但是它的利润很少,只有不到一千万两千万的净利润,这一千万、两千万的净利润所有都来源于原料药的这么一点可怜的毛利。今天这个企业已经很大了,它的价值从20多亿变成了400多亿,而它的大部分利润比过去增长了上百倍,现在每年有15亿的净利润,而这15亿净利润的大部分是由创新药、品牌药,所以,创新不一定是从零开始,在中国,往往最重要的创新、最举手可得的创新是在存量上面去动脑筋。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