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的仓库里堆满了包裹。 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
忙碌工作的网店客服。 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
夜里10时30分,最后一班公交车从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黄庄站开走。而大源村黄庄片区夜市才刚刚开始,大源路两边密集的出租屋里陆续走出一群群年轻人,在路边大排档坐下、点菜、吃宵夜。这些年轻人基本都是以黄庄为“根据地”的淘宝店主和员工,年龄在23岁上下。几盘菜下肚后,他们又陆续回到出租屋里,有的继续给“宝贝”打包,有的敲键盘与买家沟通,坚持到下半夜倒头便睡。
大源村就像一块海绵,从去年开始不断“吸收”商家,目前大源村黄庄片区大约聚集着1000来名与淘宝相关的从业者,绝大部分的店主以模仿“爆款服装”为生,一名店主几乎同时经营4个以上的账号。
2013年,淘宝统计各大省份的淘宝村排名及数量中,广东省只有2个淘宝村。2015年广东省淘宝村已经剧增到54个,其中广州有22个淘宝村,白云区占有8席。白云区的淘宝村业态以服装、皮具、箱包、隔音材料、数码配件、汽车零配件为主。
大源村是广州绝大多数淘宝村的一个缩影,这里的淘宝业态以服装为主,房租相对低廉,几乎都以模仿“爆款服装”为生,从业者以野蛮快速成长著称,到处流传着“坚持一年就能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的成功案例。
●南方日报记者 马喜生 黄伟 见习记者 江珊
淘宝村生态
本地和外地人口严重倒挂
大源村淘宝从业者们的一天从中午撕胶带的声音开始,到晚上以“滴滴”作响的客服声结束。
大源村位于白云区太和镇东南部,距离广州市中心城区12公里远,因为辖区面积多达25平方公里(只比越秀区面积少8平方公里),被称为广州第一大村。2013年统计显示,大源村户籍人口约8000人,外来人口15万人,本地和外地人口严重倒挂。
去年,大源村黄庄片区的外来人口呈数倍剧增,这些人口绝大部分从事与淘宝相关或由此衍生出来的行业,比如快递、餐饮。
数量庞大的淘宝从业者陆续进驻到黄庄,去年上半年,大源村社会管理服务站站长杨明华到黄庄一带调研,突然发现村里的电动车、三轮车增加了很多,一问原来都是做淘宝的。再经过粗略计算,黄庄片区一共进驻有近1000人的规模。
一年之间,黄庄片区涌进数量如此庞大的淘宝军团,原因在于黄庄片区绝大数的出租屋都装有电梯,而且当地租金较为便宜,并且当地快递业比较发达,大源村有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物流、航空物流等高端物流企业,也有货运站场、普通物流园等传统物流企业,货物运送比较便捷。
上午,记者走进大源村黄庄片区,除了大源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之外,大源村第三经济联社、第十八经济联社所在黄庄片区内几乎可以用安静来形容。走进淘宝从业者居住的出租屋内,他们懒洋洋地打开电脑,刷一刷早上顾客的留言,然后坐到电脑前慢吞吞地吃早餐,开始了一天“超级忙碌”前的整理。
临近中午时分,黄庄片区路边林立的快递收件点开始零星派件,电单车、三轮车走街串巷。一幢幢出租屋的一楼基本都出租为仓库,耳边充斥着打包时撕胶带的声音,很多淘宝店主的父母陆续从街市买完菜回来,准备为多则20个人,少则几个人准备午饭。
下午3时过后,大源路上的四轮小面包车逐渐多了起来,这些面包车停靠在路边,司机拨打几通电话,电单车和三轮车从一条条窄巷内开出来。司机从车上卸下一包一包用黑色塑料袋装好的衣服,没车的年轻人则手提肩扛,很快又消失在小巷深处。
傍晚时分,黄庄片区都是忙碌的身影。快递员将三轮车停在一幢幢出租楼下,圈地而坐摆起摊来,快件陆陆续续从屋里拿下来,清点、捆绑、装车、拉走……越是忙碌越是没有人说话聊天,一切都在紧张中进行着。
出租楼里的电梯上上下下没有一刻停歇,为了方便拉货和出货,不少电梯厢面放着木板,上面满是磕磕碰碰的痕迹。出租楼里淘宝店主的房间几乎都敞开着,淘宝客服机械的“滴滴”声此起彼伏,有的电脑甚至打开了音箱,声音更大,一声声“滴滴”声催促着淘宝员工不敢有一丝松懈。
淘宝店主的仓库传出撕胶带的声音,有的店员专攻包装,有的店员负责运货,特别是在“双11”之后的几天里,这些负责出货的员工像忙碌的“工蚁”,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做着同一个动作。他们唯一的空隙是走在门口吐出叼在嘴里的烟屁股,再掏出一支烟点上。
夜里10时过后,忙碌了一天的淘宝店主和员工终于有时间舒展一下筋骨,洗完澡之后进入每天雷打不动的宵夜时间。宵夜地点就在黄庄片区的大源路两边。随着淘宝从业人员不断集聚,这里的宵夜品种越来越丰富,川菜、湘菜、潮汕砂锅粥、烧烤档应有尽有。
这群年轻人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征是人手都有一至两部iPhone6手机,三三两两坐下后,绝大部分埋头玩弄手机,有的抽时间打几通电话预订第二天的订单。这群年轻人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凡是赚了钱的淘宝店主,几乎无一例外戴有一块价格不菲的腕表,这是店主和普通员工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