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T
人民网>>IT>>正文

“淘宝村”:一个被互联网改变的村庄

2015年01月09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淘宝村”:一个被互联网改变的村庄

  东风村村口。鲁蓓摄

  “‘破烂村’天天有人来取经”

  看着村里的网店和物流,防着农户的塑料加工产业死灰复燃,是东风村会计王万军记挂在心的两件事。每天,王万军都会开着他那辆私家车在村里转上一圈。三年前,他的座驾还是一辆摩托车。

  江苏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村名是“文革”时取的,寓意“东风压倒西风”,不具资源优势,缺乏特色产业,“路北漏粉丝,路南磨粉面,沿河烧砖瓦,全村收破烂”,是曾经的写照。

  卖掉废旧塑料回收加工设备,专职开网店——45岁的刘超说,7年前的选择,是这半辈子作出的最明智决定。

  当时,刘超正从事废旧塑料加工回收,听说村里有人在网上开店,就让上过大学的弟弟帮着开了一个。刘超小学文化,开网店之前,连电脑键盘都没摸过,“刚开始跟买家聊天,我打字都紧张,过了一个月,慢慢也就适应了。”

  那是2008年,刘超在网上开了4个月的店,有更多的时间浏览信息,与人交流,意识到国际金融危机真的要来了,加之网店利润率能达40%,果断退出废旧塑料加工回收,成为村里第一个将设备出手的人。果然,此后塑料行情一蹶不振,网店开始在村里星罗棋布。

  “网络早就有,开网店的没有,村里没人带头开,你个人再精明、再聪明,也不知道开、不敢开,需要有人把网上开店的窗户纸捅破。”刘超口中捅破“窗户纸”的,就是孙寒。

  80后孙寒是东风村的“带头大哥”,当过群众演员的他,名片也与村里其他网商不同:磨砂透明,印有微信公号。

  在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读了两年,孙寒选择了退学,在南京当过保安,在上海卖过黄酒,然后应聘到睢宁县移动公司做客服经理。

  2006年3月离职,回到东风村的孙寒,花2000多元买了台组装电脑。他把手头积攒的30张面值100元的充值卡,以每张95元的价格挂在淘宝网上,“没想到一个晚上就卖光了。”此后孙寒又代理过小家电、创意家居,生意不温不火,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三四千元,差的时候也就千把块,他准备打“退堂鼓”。

  但2007年的一次上海之行,改变了一个人、一个村庄的命运。在上海逛街时,孙寒看到一些别致的简易、拼装木质家具:能不能把这些家具放到网上卖呢?他买了几件样品回村,然后请木匠、改进设计、加工生产、上网销售,第一个月就销售了十来万元,有的产品利润率甚至超过50%。

  彼时村里既无家具厂,也没快递点。起初街坊邻居还窃窃私语:孙家那小子整天在网上,跟人嘀嘀咕咕的,不是在干传销吧?但看着镇上来的快递员天天上门取货,渐渐明白其中一定有钱可赚。

  住在孙寒家对面的王跃,初二辍学,开过蛋糕店、学过厨师,当时正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到孙寒家串门,问他怎么捣鼓网店的,“当时就是好奇,试试看,没想到几天赚了1000多元,比回收塑料强多了,最大的感觉就俩字:神奇。”

  网销、拿货、配送、收款,网店经营流程简单;锯板、封边、钻孔,简易家具生产也不复杂。一时间,整个东风村热闹起来,网店如雨后春笋。经济实力强的农户,则“前店后厂”,在院子里办起家具加工厂。

  自从8年前村里开起第一家网店,东风村迅猛“逆袭”,“无中生有”了一个产业、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一跃成为睢宁县名噪一时的“明星村”:1180户,超过六成触网,经营2000多个网店,交易额突破10亿元。“基本天天都有人来咱‘破烂村’取经,去年各地来了近300个团组。”王万军说。

  东风村近5000村民,从来不乏经商的基因。但在进入电商之前,是名副其实的“破烂村”,废旧塑料回收加工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如今已属于被取缔之列,镇政府和村两委严防死守。村里不少网商,由加工回收废旧塑料转型而来。

  电子商务给东风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是我们农民掌握了定价权,和买家直接对接,卖多少自己说了算。”王万军自问自答,“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不再是梦幻,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从“拿来主义”到“专利风波”,重建乡村商业伦理

  “不撤诉,就砸你的店”

  一夜之间,东风村几十家网商,发现网店瘫痪,货品被下架。原来是被投诉专利侵权,举报者徐松,时间2012年2月。

  徐松这么干,是受过刺激的。

  2011年9月,东风村销售最好的一款电视柜遭人投诉,被淘宝客服下架。当时这款电视柜,东风村一天能销售40多万件,仅徐松的店铺,一天就能卖1万多件。

  “因为有个苏州公司抢先申请了这款电视柜的专利,然后再投诉其他店铺侵权。我与这家公司沟通,人家说得很直接:我卖你就不能卖。”徐松意识到东风村可能面临着产品专利危机,也嗅出了其中的“商机”。

  在东风村的网商中,36岁的徐松被称为“最像老板的老板”,他11岁离开东风村,随父母到外地做生意,卖服装、办酒厂、开酒店、养土鸡。

  他回东风村办的第一个公司,专门代理网商注册淘宝商城。当时入驻商城一般需要3到6个月,徐松提出“15天入驻淘宝商城不是梦”,注册了80多个公司,每个成本是3万多元,收取4万元代办费,全部转让给村民,通过赚取差价,掘得了一桶金。

  专利能否成为下一桶金?“如果专利授权给村民使用,每家每年收取一万元使用费,一年就有几百万轻松入账。”当时徐松准备把东风村正在卖的近千款家具,由上海一家公司代理,分三批申请专利,花了30多万元,批准通过了200多件。

  正当徐松拨打着“如意算盘”的时候,他的楼下已经聚集了几百号人,“不撤诉,就砸你的店,赶出东风村!”路被人群堵住,物流的车也过不去,派出所、交警都派人维持秩序。

  就这样僵持了半个月,徐松说,公司玻璃被砸,还受到了人身安全的威胁,“我看这事闹得有点大,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后来政府找徐松谈,给他一点补助,把专利捐出来,大家共享。“事后也没什么补助,结果就是不了了之。”

  “我好出新,这次苦头吃在出新上。”徐松说,向淘宝投诉,能够显示是谁投诉的,专利权人写的是我老婆名字,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我干的,“如果换个陌生的名字,恐怕是另一种结果。”

  这两年,徐松专注于办厂,每年办一个,每个厂只做一种品牌,“没有大品牌,东风村就要走下坡路。”

  “专利风波”虽已过去,但给东风村敲响了警钟。

  “别人家的孩子,跑到你家里来玩,怎么就能说是你家的呢?”王万军认为也要感谢徐松,“本村人投诉能找到,外地人上哪儿找?我们太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村里的淘宝店主文道兵说,对网络创业个体而言,网店最珍惜买家的“好评”,最怕买家的“差评”,一旦有了“差评”,都会想方设法解决掉,这倒逼着农民增强服务意识、规矩意识、诚信意识、契约意识。

  “淘宝有很多交易规则,卖家须遵守,不诚信,就要受惩罚。以前有一个买家,买了我一件货,当时我实际上没有货了,但我告诉他明天可以看到物流信息。结果,我因为‘违背承诺,延迟发货’被扣掉3分,那时一年要是被扣掉12分,网店就被降级。”想起那次交易失信事件,王万军的儿子王静仍很感慨:“网店没有的东西就是没有,没发货就是没发,小聪明耍不得……”

  王静认为,“虚拟社区”并不虚,网上交易同样很实,现代市场经济的意识逐步渗入乡村,这必将对熟人社会的交往规则产生深远影响。

下一页
(责编:胡晓、赵超)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