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鸿军为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主席王石先生介绍作品
王石:中国摄影需批判精神与经营之道
在岳鸿军的本次摄影展览中,王石主席亲临活动现场,在参观其作品之余,也饶有兴致地与在场众多摄影界人士聊摄影、谈未来中国摄影业的发展,更谈及有关摄影批判学术理论的建构。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摄影趋向大众化,人们对于摄影语言的表现也更加丰富,但就专业摄影人所表现的图片内涵与引发的社会思考并不是很多。像岳鸿军拍摄的这些作品,它们真的很美,但他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美批判人类社会对海洋的破坏;透过镜头,强烈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说,仅仅从唯美的层面看是很浅显的,就当今时代的摄影艺术语言而言,“唯美”早已走到了尽头,与西方国家成熟的摄影艺术表现形式相较,创作者拍出再美的东西,还是不被接纳的,只有你赋予自己作品足够的生命力度与内涵才是真正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我希望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更多地做此类摄影展览活动。这类摄影展本身具有传统的唯美冲击力,我更多的希望它们不但有现代的赞美、还带有批判的视觉引人深思。首先,我们自己要对此有所思考:即要做到自我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对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来说,要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认知,进而思考如何通过这些影像与社会进行交流与沟通。所以,举办此类题材的摄影展意义就在与此。我希望我们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能够先走一步,在社会风气上增添一股批判之风,当然,我们所说的这种批判是具有专业性的。”王石主席如此说道。
现在是所谓的读图时代,大家通过图像来理解周围的生活、理解这个社会,以及当下时尚审美的变化。所以说,如果你拍出的照片在唯美的同时,也要表达出你的个人情绪和对这个社会的诸多感悟,正如岳鸿军的这些作品,这需要创作者不断挑战自身才能实现的。
就国内摄影业的现状,王石主席在谈及中国摄影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时,他首先着眼于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以懂学术、重技术、善经营、勤交流、重设施几项发展目标的确立,进而为国内其他摄影行业组织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
首先是摄影学术评论的建构,因为深圳企业家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众多,他们也有积极的创作热情,这就需要摄影学术理论队伍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使创作者步入健康、正确的摄影创作之路。因此,摄影学术理论的建构尤为重要,它是摄影组织乃至整个摄影行业健康发展的奠基石。第二,建立资料影像库。尤其是数码摄影普及的今天,怎样系统地梳理、储存这些数码图片,则是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今后重点着手的事项。第三,建立专业化的展览场馆。现在很多影展的方式、尺度、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以及不同创作者的创作形式都对摄影展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与西方国家摄影展相比而言,还处于非常滞后的状态,所以专业化的展馆建立也是我们努力的主要方向。第四,积极开展外界交流,包括国家地理杂志、以及国内外大型图片社。如果中国要走出国门,不能仅仅依靠经济投资、产品出口,还需要加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第五,良好的商业化运作。摄影作为当今世界极具潜力的艺术门类,它也必须拥有系统、完善、健康的市场价值体系,对于任何摄影组织或个人而言,不能很好地把握商业化运作,中国摄影行业就很难取得发展,而对于摄影商业化运作,欧洲与北美国家已经相当成熟,有些市场运作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中国摄影组织未来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相信能够使中国摄影艺术市场的巨大潜能得以更多程度的发挥。
岳鸿军简介:
岳鸿军1963年7月出生于重庆彭水,1984年九寨沟之行开启摄影之路,1985年至深圳奔忙于外企、国企、民企之间。近十年稍有闲暇便全情投身于国内外、山上水下摄影采风之中。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终身会员,深圳市企业家摄影协会收藏委员会副主任。其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在西藏、广东、北京、台湾和等地区举办个展,获云南大理及山西平遥国际摄影节最佳摄影师。
2011年5幅作品入选“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一幅获四类收藏奖。
2012年获第十二届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大展商业人像类优秀奖。
2012年“第五届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个人摄影作品展荣获特别奖。
2012荣获“第三届比利时野生生物国际摄影展”FlAP银牌。
2013年荣获“第二届马来西亚森美兰国际沙龙摄影展”PSA银牌。
荣获中央统战部,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首届“印象西藏”大赛银奖。
2011一2014年间众多作品分别入选第23届奥赛,第一届瑞士达沃斯国际影展,英国、意大利、法国、印度、阿尔塔尼、香港67一69届国际摄影展。
2015年获台北国际艺术摄影博览会自然类最佳摄影师,第二届深圳国际摄影周UPI银牌奖章。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