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整容了 怎么让系统“认我”?更新照片
去年,本报曾经报道过《“刷脸”打印信用报告》,其中说到,整过容的人,可能需要到人工窗口去打印,因为自助终端无法识别。这一原理用在解释整形者能否进行“刷脸”支付方面依旧成立。周曦主任向扬子晚报记者透露人脸识别支付的使用方法,比如,2015年下半年推出人脸识别移动支付APP后,用户只需要在手机或平板电脑终端安装此APP,并将银行账户或信用卡与人脸识别支付系统关联起来,进行支付时,对着收银台前的摄像头拍照,进行匹配,完成身份验证。
在换身份证之后,去整过容的,如果没有更新公安库中的新身份证信息,则无法找到匹配信息,不能刷卡成功,但如果及时更新了,那么就可以顺利支付哦!
除了支付
博物馆防贼踩点 远程开户也能刷脸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当前,人脸识别系统广泛应用于公安、银行、学校、海关、边防、政府等领域。 比如,采用动态人脸识别技术开发的特殊卡口快速自动化通关系统,铁路局人票证合一验证、公安局千万级证件照搜索、动态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等。另外,博物馆可以采用动态人脸识别技术,对进入博物馆的人员进行人脸比对并统计出现频率,以防盗贼踩点……
同时据了解,人脸识别系统现在也广泛应用于银行系统。比如在自助终端打印个人征信报告时,就是采用了“人脸识别”刷脸技术。江苏银行表示,将在远程开户、远程柜员机等其他领域增加人脸识别的运用,采用的信息库系统为“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系统”中的信息认证服务。
然而,虽然银行已在使用“人脸识别”系统,但都不是“刷脸支付”,银行业内人士张先生表示,密码支付安全度高且在可控范围内。并且,人脸支付走向商业化需要具备完备的产业链,除了数据采集等,还需要对后台、支付机器等进行范围改造,同时需要谨慎维护、使用,因此,推广起来有诸多难点,全面铺开需要时间。
李冲
除了“刷脸”
我们身上还有6种“身份密码”
六大生物识别技术包括指纹、掌纹、声纹、人脸四种生物特征,以及笔迹、键盘敲击两种行为特征。
也就是说,除了你自带的脸、掌纹、指纹、声纹等,写字的笔迹,以及敲击键盘时的个人习惯都可以变成电脑辨识你身份的“密码”,而任何一种技术都不是万能的,这个时候,可能会采取双重辨认方式增加准确性,多种生物识别方式组合,也是未来身份认证的一个发展方向。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