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T
人民网>>IT>>正文

芝麻信用开启公测 推首个个人信用评分【2】

2015年01月28日10:48  来源:人民网-IT频道  手机看新闻

网上行为将影响你的信用

网购消费的偏好、上网行为的习惯……网上留下的这些蛛丝马迹也将成为芝麻信用给您打分时的依据。随着互联网对生活渗透加深,网络上积累的海量数据和征信是否相关,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完善征信体系成了各国争相探索的前沿领域。作为国内首批市场化征信机构,芝麻信用的公测在中国率先开启了这一尝试。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央行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中收录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约3.2亿,还不到总人口数的1/4,而在美国征信体系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5%。

芝麻信用所覆盖的网民群体,很多是传统征信机构未能覆盖到的草根人群,如未有过借贷、未申请过信用卡的人,学生群体、蓝领工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芝麻信用通过他们方方面面的行为轨迹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数据分析模型评估出其信用等级,可以让征信覆盖到尽量多的人群,是对已有征信系统很好的补充,具有一定普惠性质。”芝麻信用的相关业务负责人说。

信用真的变成“财富”

据透露,公测期间芝麻信用已经跟租车、租房、婚恋、签证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谈定了合作,并将很快试验性地对外提供服务。这意味着当你的芝麻分达到一定数值,租车、住酒店时可以不用再交押金,网购时可以先试后买,办理签证时不用再闪转腾挪办存款证明,贷款时可以更快得到批复、拿到比别人低的利率,甚至相亲时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婚骗。

芝麻分现有的应用场景

芝麻信用负责人说:“芝麻信用识别出每个人的信用水平后,让守信者信用等于财富,让失信者处处受限,可以有效推动全民信用意识的提升,促进诚信体系建设。”另外,对于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信用状况的信息保护问题,芝麻信用负责人表示,不管是机构还是他人,要查看你的芝麻分,都必须获得你本人的授权。此外,芝麻分是通过对海量信用信息的综合评估和处理,得出一个信用分数,去直观地呈现信用水平。以这样一个分数作为呈现形式,恰恰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的具体信用信息和隐私。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是每一家征信机构的是重中之重,也是芝麻信用首要考虑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国家发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芝麻信用一直严格遵守条例和监管的相关要求,所有信用信息的使用一定是在用户知情和授权的前提下开展,所有信息的保存采用符合行业标准的最高要求,比如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3级等。用户的信息安全在个人征信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会得到充分保护。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沈光倩、杨波)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