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T
人民网>>IT>>正文

安康汉滨区洪山镇长龚正宏:聚力打造“四个洪山”

2015年12月20日22:20  来源:中国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安康汉滨区洪山镇长龚正宏:聚力打造“四个洪山”

陕西安康市汉滨区洪山镇长龚正宏:聚力建“四个洪山”

  忙忙碌碌的2015年马上过去了,2016年踏着欢快的步子走来了。基层乡镇干部、秦巴山区的贫困地区的乡镇,全年都干了些啥?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洪山镇长龚正宏介绍,2015年,洪山镇重点抓了“四个洪山”建设:抓民生稳定,建法治洪山;抓基础设施,建生态洪山;抓园区建设,建富硒洪山;抓扶贫搬迁,建宜居洪山。

  ■抓扶贫搬迁,建宜居洪山。

  洪山镇地处偏远,资源、土地、区位条件相对落后,经济不发达,贫困人口量大面广是洪山镇最基本的镇情。洪山镇坚持把扶贫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推进农民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并以此为契机,建好集镇和社区。

  ——中心集镇得到了绿化、美化、亮化。

  紧紧抓住重点镇建设机遇,严格按照集镇建设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规的整体设计,突出规划的刚性约束和严肃性,集中力量争取重点镇建设项目,集中力量建好中心集镇。

  2015年启动了集镇棚户区改造和干部职工公租房建设,五堰河山洪沟治理项目和集镇中心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得到了落实,集镇得到了绿化、美化、亮化,集镇面貌得到了改观,功能品位得到了提升。

  ——安置社区成为环境优美的宜居新地。

  按照今后六年移民搬迁总体规划和今明两年“三类户”精准到户轮候搬迁计划,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户搬出了大山,进城入镇到了社区。

  石狮、兴隆和瓦仓社区安置房建设,达到了符合入住条件的总体要求, 150户搬迁农户按期入住。

  各社区做好了已建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料手续完善工作,按照规划设计做好了在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做好了已申报项目的对接工作,社区成为了基础配套、环境优美的宜居新地。

  ■抓园区建设,建富硒洪山。

  富硒是洪山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名片。为进一步“打造富硒品牌,做强富硒产业,建设富硒强镇”,结合现有发展基础,再次修订完善了洪山富硒产品开发和基地建设规划,计划采取 “四步走”推动富硒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突破口:发展富硒蔬菜。

  突出示范引领,集中精力打造石狮现代农业园区。整合资金项目,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在两年内,先将蔬菜新品种试验展示核心区彻底建成,出产地地道道的洪山富硒新鲜蔬菜,冠以商标,投放市场,并依托园区提供的技术、种苗及产后代销,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农户自主发展天然富硒绿色蔬菜,提升质量、扩充总量,为洪山富硒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找到突破口。

  同时,按既定规划,增加投入,加快水、电、路、渠、河堤、绿化等配套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将该园区建成具有观光功能的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

  ——切入点:开发富硒食品。

  持续以大运食品厂为龙头,扶持、鼓励其围绕豆制食品和干鲜蔬菜,组建研发团队,不断开发新产品,力争三年内达到15个以上。

  同步建设洪山富硒农产品经营中介中心,将企业研发批量加工与农户零散生产相结合,延伸富硒食品产业链条,通过统一的精选加工、包装推介、三品一标认证后,有序投入市场,为实现产品多样化,多种经营、多渠道增收找准切入点。

  ——延伸链:加工富硒林果。

  坚持不懈抓好现有富硒核桃、油茶、板栗等经济林果园管护。立足园区示范引领,实施园区山、水、田、园、路综合配套,积极推广林下套种、林下养殖,力促经济林果园提质增效。先期要重点建设好长青、瓦仓2个富硒核桃示范园区,天池油茶示范园区,逐步培育陈梁核桃、阴坡垭中药材、青狮魔芋、天池油茶、石狮大豆等以经济林果园为依托的重点专业村。

  同时,引进企业按照“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模式开发洪山富硒经济林果,扩大基地规模。做好产后准备,支持大运食品厂建设富硒核桃油、油茶等深加工生产线,使以经济林果为主导的富硒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拓展源:研发富硒饮品。

  保护和改善好现有的生态环境,珍惜特有的富硒水资源和已上市富硒产品带来的市场效应,保护、支持、监督土酒酿制、渔业养殖等企业或农户,先做精品质再扩展规模,筑巢引凤,招商引进先进企业,围绕优质富硒水,开发富硒中端矿泉水、土酒、果汁、酱油、食醋等富硒类饮用品,发展壮大富硒特色鱼养殖业,将富硒源全方位拓展,达到资源转换为经济效益最大化。

  各村在产业发展中,遵循农户意愿,宜茶则茶,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宜畜则畜,宜药则药,宜鱼则鱼,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和路子,亮出了自己的招牌和名片,全镇形成了以富硒核桃为主导产业,以油茶、畜牧、板栗、渔业、魔芋、茶叶和中药材等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

  ■抓基础设施,建生态洪山。

  基础薄弱是洪山镇最现实的状况,青山绿水是洪山镇最优势的资源。2015年,洪山镇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护生态环境,洪山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015年重点完成石狮村3公里村组道路硬化建设,牛山至粮桑5.7公里水泥路建设,长青核桃示范园道路贯通工程;启动了区域中心敬老院建设,完成石狮村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年度建设任务;扎实做好了长安、牛山和各社区安置点电网改造工程,积极争取瓦仓、周湾农网改造工程项目。

  ——辖区内湖泊生态环境治理。

  保护一江清水供北京,是洪山镇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2015年,洪山镇矿洞闭毁、水源地保护和生态林建设工程的成果得到了巩固,辖区内环瀛湖生态修复工程,正在实施;集镇、社区、项目村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和集镇综合性垃圾填埋场建设加大了推进进度。

  ——创建清洁集镇和森林集镇。

  巩固清洁工程示范镇创建成果,创建农村清洁工程明星镇,扩大了农村清洁工程的覆盖面,开展了集镇、村庄和公路沿线、瀛湖周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抓住创建森林集镇的机遇,集镇的绿化、美化工作得到了加强,绿色逐步成为了一种时尚和追求。

  ■抓民生稳定,建法治洪山。

  保障民生,是洪山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稳定,是洪山镇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015年,洪山镇为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促进镇域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洪山镇突出“八个重点”抓好农民减负工作。

  ——抓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头把关、令行禁止”的工作原则,构建镇、村、组、户四级联动网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使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由固态变成动态,由被动变成主动,从而是监管工作重心“下移”,保证农民负担监管职能有效履行,确保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以贯彻落实。

  ——抓好“一卡通”和“两免一补”资金检查督察力度。

  确保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库区移民搬迁补贴、农村低保和社会救助资金以及村级支付转移、农机具补贴、沼气建设补贴、合疗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全面落实到户,防止以任何理由克扣、截留惠农资金现象发生。

  ——抓好涉农收费和惠农政策公示制。

  让村务、政务在阳光下透明,对不公开村务、政务的村、组、街道社区,农民可以电话向镇党委、政府纪检部门反映。

  ——抓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

  学校食堂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随意抬高饭菜价格,更不能按年度或学期向学生收取就餐费用,一经举报,查出情况属实,镇党委、政府将给予校领导党纪政纪处分。

  ——抓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社会抚养费征管工作。

  对符合计划生育奖扶政策的农户要做到应奖尽奖、应扶尽扶,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户,要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但严禁收取其它费用。

  ——抓好其它涉农收费管理工作。

  对各项涉农收费包括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学收费、农村用电、用水、农民建房、婚姻登记、畜禽防疫、畜牧屠宰、养殖以及有线电视等相关涉农收费和乱收费情况,该镇将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进行随即抽查、检查,为有效开展整治工作提供依据。

  ——抓好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审议制。

  严格控制筹资筹劳超出标准和规格,杜绝超标准、超规格的筹资酬劳活动。

  ——抓好农民负担监管“五项制度”。

  对加重农民负担的各项行政行为要及时纠正,对违纪违规行为,镇纪委将给予严肃处理,以此创新减负工作机制,确保镇域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2015年,洪山镇政府加大了自身建设,全力推进了法治洪山建设。

  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守各项纪律制度,老实做人,干净干事;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严格执行周五干部集中学习日制度,努力提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开源节流,严控支出,做到精心谋事,诚心干事,节俭办事,保证财政高效运转,保障有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力抓好工作落实,严肃跟踪问效,坚持镇党委的领导,接受镇人大的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的办理落实工作。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精心做好并村和村级换届工作,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武装、老龄、残疾人事业和土管、规划、信用、供销、电信、移动、邮政、道班等单位搞好各自工作,形成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经济日报社-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王开成)

(责编:杨虞波罗、沈光倩)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