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T
人民网>>IT>>正文

于丹:有古典韵味的乌镇多了互联网的痕迹

2015年12月18日10:17  来源:人民网-IT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乌镇12月17日电(陈键、吴楠、邓志慧、霍雨佳、姚欣雨、王婕)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世界目光聚焦乌镇。知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说“乌镇更多的流传的是一种‘文脉’——是一种文人的那种心迹的传承”。

于丹说,她第一次来到乌镇是上世纪90年代末,乌镇的变化让她“刮目相看”,现在乌镇处处都有互联网的痕迹,买一块3块钱的糕点都可以扫二维码、用支付宝。但同时青石板路依旧、白墙黛瓦的枕水人家依旧、手摇船的小码头依旧,一景一物都能唤起当初的记忆。“乌镇不仅仅是中国的江南了”于丹教授感慨道,“这里更多的流传的是一种‘文脉’——是一种文人的那种心迹的传承”。

“江南的农民身上都是带有烟水气的”。“晴耕”、“雨读”,乌镇随处可见这种充满诗意的名字,这种耕读传家,其实是一种文明气质的传递。东栅、西栅,越来越多地把江南中国人骨子里的原香呈现出来。那些油纸伞上撑着的就是“你还可以触摸得到的乡愁”。乌镇把中国文化里典型的江南变成了我们可以触摸的一种环境。于丹教授说:“乌镇有着今天大都市里没有的烟火气,让人感觉到人是活在历史里的,人是没有失去乡土的”。

于丹说,乌镇既是一个极具现代气质又是拥有古典韵味的地方。在西栅和东栅,大家有着对于传统坚守的默契:大家都不忍心以一种过分的灯红酒绿,现代的喧嚣去打破它原始的宁静。“行走乌镇的时候,这里也像是我的原乡。所以我想,我以前来过很多次,以后我一定还会来更多次。”于丹教授如是说。

(责编:胡晓、杨波)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