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T
人民网>>IT>>正文

遏制网络"黄赌毒"需多方发力 互联网企业应自查自纠

2015年10月14日08: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遏制网络"黄赌毒"需多方发力 互联网企业应自查自纠

中新网10月14日电(IT频道 马榕)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播淫秽信息、嫖娼赌博、贩卖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纷纷“登陆”网络平台,不仅对网络环境造成破坏,还导致了现实中的诸多悲剧。

该如何进一步遏制“黄赌毒”蔓延网络?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认为,净化网络环境需多方发力,除政府、网民外,互联网企业平台作为传播渠道,是目前需要大力倚仗的力量,应履行自身企业责任,积极自查自纠。

黄、赌、毒上网 现实危害落地

近年来,互联网正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看新闻、查信息、购物、休闲娱乐、互动社交……互联网的触角,几乎已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因如此,很多不法分子将目光投向了这一平台。传播“黄色”信息、卖淫嫖娼、组织赌博、买卖毒品,这些以往存在于现实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纷纷出现“网络版”,并结合互联网特点进行创新。

以网络涉黄为例,除传播大尺度淫秽文字、图片、视频等“传统”形式外,更出现了“裸聊”、打着“涉黄”擦边球的“网络主播”等新模式。

网络赌博的新手段也层出不穷。qq群发信息邀人网络赌博、微信红包涉赌、非法网络赌球等“涉赌”行为,网民一步小心便会“中招”,严重危害网络环境。

“网络上的‘黄赌毒’,更具有便捷性、隐匿性、快速传播性,相比传统的‘黄赌毒’行为危害不减且监管难度更大。”谈及“黄赌毒”上网后的新特点,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如是说。

据了解,受互联网“黄赌毒”信息影响,导致自杀、暴力、家庭破裂等现实危害后果的案例不计其数,对青少年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尤为深远。

“净网”在行动 多家企业被查处

实际上,为遏制网络“黄赌毒”蔓延,这些年我国已采取了不少有力举措。

以连续多年开展的“净网行动”为例,今年7月起,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再次推进为期半年的“净网行动”。行动开展一个多月,便清理了网上涉枪涉爆、淫秽色情、网络赌博等违法信息19万余条,集中查处违法网站和栏目6.6万余个。

在“净网行动”查处的诸多网站中,不乏知名互联网平台。在4月2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的专项行动第一批查处案件中,网易、百度、陌陌就曾因部分栏目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被点名。

“这些年我国在网络黄赌毒的治理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效。”刘兴亮举例称,比如早期在互联网上“横行”的色情影片、小说等,现在已经很难搜到。

不过,刘兴亮认为,虽然色情内容已经很少,但因涉及利益问题,低俗内容还是存在。“吸引眼球的内容可以带来流量,有流量才有注意力经济。”

多名受访网友也表示,在浏览一些互联网平台时,部分“大尺度”图片、富有“刺激”意味的标题和内容、偶尔弹出让人误点的低俗游戏等,对自己上网形成了不良干扰。

业内:净化网络环境需多方发力

随着网络“黄赌毒”花样的翻新以及危害的突显,如何有效遏制其蔓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多位互联网行业人士表示,净化网络环境需要政府、企业、网民等多方面共同出力。

刘兴亮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在新的网络环境下“黄赌毒”行为界限,为鉴别“黄赌毒”内容提供标准。而公安等部门,也应掌握针对互联网的新的监察技术,不能总用老办法。

从企业角度看,刘兴亮认为,互联网平台应积极履行自身的企业责任,主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平台上内容进行自查自纠。“目前,互联网企业是查处网络‘黄赌毒’需要大力倚仗的力量。”

“微信、支付宝、百度等企业,掌握了新的互联网技术,他们最清楚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漏洞,可能如何被犯罪分子利用,要对净化平台负责。”刘兴亮说。

此前,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副司长汤清淇接受央视《焦点访谈》栏目采访时也表示,企业必须在里面承担主体责任,不能参与或引导你的作者、网民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大点击量来争取利润,应起到监管、管理的责任。

另外,刘兴亮提醒广大网民,应该有一双“慧眼”,自觉抵制网络上涉黄、赌博、毒品等不良信息,并在发现相关内容后及时举报。

(责编:胡晓、陈键)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