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T
人民网>>IT>>正文

阿里全面整顿山寨产品 打假扶优治标更要治本

2015年10月12日13:46  来源:通信信息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阿里全面整顿山寨产品 打假扶优治标更要治本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山寨产品已成为电商平台绕不过去的话题,这种让消费者和品牌方反感的现象亟须得到遏制。近日,阿里巴巴祭出大招,宣布启动大数据筛查加人工评审定夺的方式清除山寨商品。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已经清除200余个山寨品牌。

  人人喊打的山寨问题,不仅构成商标侵权,还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财产权。若想真正地做到去伪存真,除电商平台提高打假力度外,更需要相关部门落实具体的立法、司法、执法规定,护航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阿里大刀阔斧清理山寨产品

  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山寨”是抄袭、冒牌、劣质的代名词,这个现象在移动互联网电商时代更是愈演愈烈。山寨产品不仅伤及正品品牌影响力,更是让用户的购物体验大大打折,颇为“闹心”。

  《西海都市报》日前报道,市民崔先生在网上抢购到一台“容声”冰箱,使用半年即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维修师傅指出,“容声”冰箱在冰箱的右上角有个“RONSHEN”的标志,但崔先生家的冰箱上印着“ROMSHEN”,仅仅一个字母之差,让崔先生一直以为自己买到了“容声”的正品冰箱。

  事实上,山寨产品问题由来已久,网购的“苹果”手机竟是安卓系统、康帅傅麻辣牛肉面、粤利粤饼干等等让消费者哭笑不得。热爱网购的张小姐表示,“网购山寨产品非常普遍,在网上看着不错的商品,买回来差距却非常大,和卖家沟通多次,最终不了了之,我‘交学费’买的那些东西,现在还堆在家里。”

  山寨这种“傍大牌”行为不仅会造成消费者对商品的混淆,还有可能构成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不利于电商平台的生态发展。现在,阿里巴巴终于发大招了,宣布启动大数据筛查加人工评审定夺的方式清除山寨商品。截至目前,阿里已经清除200余个山寨品牌,涉嫌山寨商标的天猫旗舰店将不再续签。

  “大数据建立起一套山寨预警模型之后,会将抓取到的商标(商品)输送给大众评审团,每个商标(商品)需要800至1000名评审员参与在线评审。评审员们对‘是否会产生购物混淆’做出回答后,天猫品控团队对会带来购物混淆的商标(商品)做出不通过处理。”阿里内部人士表示。

  山寨为何“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山寨产品一直是网购活动中让消费者和品牌方反感的现象,产业链上的各方也一直打击山寨产品,但无奈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除劣扶优为何那么难呢?

  首先,法律对“山寨”未有明确的规定及惩罚措施。业内人士指出,我国虽然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但对“山寨”二字,依然没能从法律角度给出明确的定义和罚则。因此,法律的漏洞也给不法分子以造假贩假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专利行政执法办法》正式施行,消费者网购到“山寨”货可向专利部门举报,经审查认定是专利侵权的,电商平台须及时删除或屏蔽。该行政法规虽然规定了对山寨产品要予以处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监管方需要品牌方或权利人提供专业市场调查公司出具的市场调查报告作为证据,但是这对处于弱势的消费者而言,无疑费时费力,不利于维权。

  其次,电商平台打假力度不够,包括审核门槛低、打假防伪的技术不高、人力投入不足等。以微店为例,商家入住平台时需要交付1000元保证金,在商品上架时仅进行人工粗略审核。京东拍拍副总裁宋旸指出,人工巡查需要大量抽检,如扮演买家抽检、第三方公司抽检、跟进举报投诉等,部分微店在人力上投入不足。

  此外,消费者懈怠维权也纵容了山寨产品的泛滥。《西安晚报》曾对“发生消费纠纷后,你认为怎样维权最靠谱?”做个调查。调查显示,选择报警或采取法律途径人数占3.57%,向媒体曝光寻求帮助者占34.82%,向相关部门或网站反映者占33.04%,拨打投诉电话者为10.71% ,17.86%人不追究,认为这是“地球人称之为命运的事”。毋庸置疑,消费者的消极维权,自认倒霉的做法也令山寨产品横行。

  法律和监管体系亟须完善

  阿里此番打假运用了大数据筛查加人工评审的方式打假,不仅提高了打假的力度,也增强了用户的信心,但是打假路漫漫,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并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其一,电商打假离不开法律的护航,立法部门应尽早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给“山寨”以明确的定义和罚则,同时还应该明确侵权人、电商平台等应负的责任。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曾建议,在行业内推行“电商平台首问负责”机制,当出现商品质量问题时,电商平台必须先行赔付,事后再去追溯商户的责任。而且电商平台应当保全交易数据证据,不能以平台模式不参与商品销售而推卸责任。

  其二,电商平台应该要加大对制假售假行为的约束与控制,提高商家入驻门槛,建立起前置约束机制。譬如,卖家申请入驻电商平台时需要提交各种手续及证件,缴纳质保金,最后经平台认证合规后才准许其经营。跨境电商“洋码头”联合创始人蔡华表示,由全球各地买手所提供的物理地址、个人账单等一系列的逐级认证是保障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卖家的各种手续及证件必不可少。

  其三,执法部门如工商部门也要与电商平台联手,对以“官方”、“旗舰店”或品牌名称命名,却不能提供代理资格证书的卖家予以处罚,让山寨无处遁形。

  最后,消费者作为网购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在遇到山寨问题时不能“认命”,要深知这种“哑巴亏”只会助长山寨的气焰,最终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责编:陈键、沈光倩)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