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呼啸升空的巨型火箭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如今,我们又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阳光之州,开启新的太空探索时代。”日前,亚马逊公司创始人兼CEO杰弗里·贝佐斯(Jeff Bezos)在其私营太空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发射台发表演讲时说。
近期,贝佐斯又公布了一项计划,将投资2亿美元,以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的“三十六号发射场”为基地,建立新的火箭制造设施与发射基地。
“蓝色起源”本次的火箭计划预计2020年前首次发射升空,初步发送卫星,之后要送人上太空,最终希望实现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太空生活、工作。
“太空梦”
贝佐斯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太空迷”。2000年,由他创办的Blue Origin横空出世,总部位于华盛顿州肯特市,这家公司规模并不大,但其科技实力却不容小觑。
早在2003年,就有消息传出,贝佐斯要研制一种亚轨道载人飞船(火箭),当时并未透露具体细节。
在此期间,他一直低调地在做各种尝试。2005年初,Bezos在得克萨斯西部偏远市镇Van Horn北部建造航天港,由Blue Origin研制的火箭也先后多次进行试飞实验。
今年4月30日,Blue Origin在得克萨斯首次成功发射了一枚火箭,并将名为新谢帕德号的亚轨道观光宇宙飞船送入了太空,飞船飞行在距离地球93公里的太空轨道上,飞船采用BE-3火箭引擎,飞船可载客6人,未来可能或被用来向高端客户提供太空观光旅行。
贝佐斯日前在记者会上表示,接下来要打造的新型轨道载具模拟图,将与New Shepard一样,垂直发射、降落,并且第一节推进器可重复使用以节省经费,引擎将采用蓝色起源打造中的BE-4火箭引擎。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亚马逊此举首先是因为美国航天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美国政府发布了较为有利的刺激政策。而从商业角度考虑,亚马逊与美国最大军事火箭商合作开发国产BE-4火箭发动机替代俄制发动机,一旦成功研制将会有巨大的投资回报。
睿信致成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王丹青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更多的是贝佐斯的个人爱好,全球有很多知名的富豪和投资人在做诸如环保、太空探险方面的新型研究。”
贝佐斯拥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火箭发射计划,他在2015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位列第15名,身家据3月时的统计为500亿美元。
专利之争
有市场的地方,必然存在竞争。
贝佐斯出现在“太空海岸”之后,将直接面临与联合发射联盟公司以及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竞争。
相比SpaceX,Blue Origin无论从影响力还是成果方面,都弱了一截。SpaceX 已经开始为国际空间站提供物资补给,也已经给很多商业客户发射了卫星,并且公开测试了可重复使用的火箭。
此外,二者之间还存在专利之争。2010年6月,Blue Origin提出申请并于2014年3月获得可复用运载火箭回收段,以及海上移动平台相关技术专利。SpaceX对此提出异议。
在分析人士看来看,原因很简单,Blue Origin为研发可复用并在海上完成降落回收的运载火箭投入了大量资金,且取得了重要进展,Space X并不想今后向其支付专利许可费。
王丹青指出,“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为了迎接未来的市场爆发,先期的专利和市场争夺对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纵观市场,美国作为太空经济的发源地,无疑是“老大”,佛罗里达州的太空海岸(Space Coast)正成为美国航空事业的“硅谷”,聚集了肯尼迪太空中心(KSC)、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等一批太空产业,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也是Blue Origin等太空初创公司的进行科研项目的沃土。
“太空探索属于技术依赖型行业,所以在技术领先国家会有先发制人的优势。”王丹青说。
投资升温
从特斯拉CEO马斯克的SpaceX、谷歌气球、Facebook的太阳能互联网飞机、 Paul Allen(微软创始人之一)赞助太空船一号,再到亚马逊掌门人的太空飞船。投身“新太空”的很多是来自IT和互联网行业的“数字英雄”们。
对于这一现象,贺在华认为,太空领域作为较大的新兴市场,IT、互联网企业的竞相投资也是必然的。他们本身具有较为雄厚的技术背景,能够较好地从事太空领域研究;同时,资金实力较强,能够承担庞大的太空技术研究费用;最重要的是,互联网行业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为太空领域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贺在华分析,亚马逊部署太空领域的目的在于进军商业太空旅游领域,并且回报率十分可观。其一,它可以为高端客户提供太空观光旅行,获得高昂票价收入;其二,商业太空游是一个未曾开发的巨大市场,有利于其抢占一定市场份额;另外,亚马逊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建立合作,还能为火箭提供发动机,实现发动机国产化。
“私人太空旅行、亚地球轨道旅行可能会成为一种方向,如果技术可以的话,对具有支付能力的富豪们来讲,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事先做一些研究跟前瞻性布局很有必要。”王丹青也认为,这一领域前景明朗。
贺在华表示,太空探索目前的确是一个很热门的领域,吸引了许多私人投资。航空行业发展势头较好,再加上国家政策刺激,未来太空领域将会是一场激烈混战,竞争格局扑朔迷离,难以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