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网购问题却无法在家门口起诉电商平台,这使得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大大增加,甚至助长一些不良店家的气焰。“起诉天猫淘宝只能找杭州法院”,淘宝、天猫在面对用户维权时惯用的管辖权异议,再次遭到否决。江苏南京一位市民最近将出售问题产品的商家和淘宝告上法院后,淘宝与以往一样提出了管辖权异议,但被南京市中级法院驳回,裁定此类案件由原告所在地法院审理。实际上,异地管辖权被驳回并非第一次,这样的裁定为消费者踢开了依法维权的拦路虎。
淘宝异地管辖权再被驳回
淘宝、天猫一直坚持,要求消费者等原告起诉时,必须向淘宝天猫所在地杭州的法院发起。
在去年淘宝、天猫“光棍节”促销中,南京一市民在网店上购买了一双鞋子,签收后发现鞋子质量低劣,于是要求退货,却遭到网店的拒绝。于是,该市民以网店出售假冒及不合格商品为由,将其诉至南京市江宁区法院,要求法院判令上海公司退付货款并支付三倍货款赔偿金和交通费、误工费、通信费等各项费用;同时要求,被告淘宝公司对此承担连带责任。
与以往一样,淘宝对此案提出了管辖权异议:所有消费者在注册淘宝账户时就先同意了淘宝方面提供的《淘宝服务协议》,其中有约定称,消费者与淘宝平台的经营者均同意以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为第一审管辖法院。换句话说,无论消费者身处何地,起诉淘宝、天猫就非得去杭州不可。
淘宝天猫的“管辖权异议”一直屡试不爽,异地维权增加了不少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维权意愿。不过这样的历史正逐步被改写。江苏南京的这位消费者将出售问题商品的商家和淘宝平台告上法院后,淘宝再次提出管辖权异议,得到了南京市中级法院的终审裁定,驳回管辖权异议,裁定此类案件由原告所在地法院审理。这意味着,今后,如果消费者再网购到问题商品,在家门口就可以告电商了。
网购纠纷异地管辖是霸王条款?
不少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在发生纠纷时,消费者一旦向法院提起诉讼,电商平台就提出来,双方事先有约并立有条款,即管辖地法院只能是在经营者地所在地。
在格式条款有着这样类似协议管辖的电商平台并非只有淘宝、天猫。此前也有消费者将携程网诉至北京市二中院,携程网也提出消费者应该到携程总部所在的上海进行起诉,称这些内容在消费服务协议中作出约定,北京市二中院认定,这属于“霸王条款”。
法律专家认为,这样的做法貌似有合同为依据,但问题在于这些格式条款往往事先没有提示给消费者,而且这种做法让消费者远赴千里之外去维权,迫使很多消费者放弃维权意愿。在某种意义上,电商平台在相关条款中为消费者设置了一个陷阱。
据了解,消费者为了购物而签订的协议属于格式条款。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显然,一些电商拟定的纠纷管辖条款,增加了消费者的诉讼成本,明显不公平、不合理,应当认定为无效。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今年2月4日最高法院发布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相关规定,网络购物合同纠纷可以由买方住所地法院管辖。这表明,网购纠纷处理管辖权其实已经不存在异议。
电商售假纠纷不止症结何在?
电商发展,其势汹涌,然而网销产品,鱼目混珠,给品牌给消费者造成伤害。网络交易作为一种新型交易方式,具有隐蔽性强、查处难度大、易逃避监管和跨地域性等特点。此外,国内规范网络交易的立法进度滞后,目前仍存在监管职责交叉、监管依据缺失、监管地域模糊等问题。
基于电商平台属地监管局限性较大,暴露出的问题已多,据了解,工商总局已委托北京市工商局承办全国电子商务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监管系统,意图实现电商跨区域和跨部门监管。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业内人士认为,若要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需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在购物前对网络销售商资质、公司注册地进行确认,可联系当地市监局、消费者协会等单位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网络以及其他渠道了解。
其二,如果发现网络销售商有欺诈行为,应及时向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等。
其三,如果发现网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注意保存证据,以备日后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
此外,当提供网络交易平台的网站因监管不力而导致网络销售商提供虚假信息,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财产权或人身权的,消费者可要求该网站与网络销售商承担连带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