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T
人民网>>IT>>正文

微信转发就送礼品?这种信息最好别信

田思雨

2015年07月28日14:26  来源:燕赵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微信转发就送礼品?这种信息最好别信

  ■就是这个公共账号让本报记者花了28元钱,买了个劣质眼镜。

  “转发给100个微信好友,就可获赠星巴克随行杯一个,只需承担运费即可。”“将消息分享到朋友圈,就可以免费获得名牌太阳镜一副。”相信有很多市民都看到过类似的消息,也有很多人怀疑消息的真实性。记者调查一番后发现,这些消息很有可能是假的,承担的运费是快递员代收的货款,赠送的礼品多是冒牌货。

  讲述:转发消息就送杯子 结果竟是假消息

  近日,市民张女士在微信上收到一条消息。消息内容大概是加上某个微信公共账号,就可以免费领取星巴克随行杯。“平时我就挺喜欢收集杯子的,这次是免费赠送,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做到。于是我就加上了这个微信号。”张女士告诉记者,加上这个微信号之后,下方出现了“领取流程”、“提交截图”和“提交地址”三个板块。

  原来,想要免费领取随行杯是有条件的,需要将消息转发给全部微信好友。张女士按照流程都做了一遍,可是,几个星期过去了,并没有收到随行杯。当她再次打开这个公众号时,发现这个公众号已无法使用。“这个公众号应该是被查封了。虽然没有被骗钱,但是我将假消息发给了我微信所有的好友,感觉很难堪。”张女士说。

  记者电话联系了石家庄市区三家星巴克咖啡厅,工作人员都表示,他们从来没有搞过类似的活动,而且其他城市的星巴克咖啡厅也不会有类似的活动。

  星巴克咖啡厅乐汇城店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见过微信号图片上所印制随行杯。如果市民接收到这样的消息,一般可以认定就是假的。近期,他接待了不少前来询问此事的市民,他也希望市民能够仔细辨别真假微信号,不被骗子所利用。

  体验:支付28元运费 收到劣质太阳镜

  和张女士有相似经历的市民还有很多。为了调查真相,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结果却备受打击。

  记者通过微信加上了一个名为“雷朋太阳镜”的微信号,对方提示,只要把她发出的内容转发给100个以上的微信好友,就可以免费获得一副雷朋太阳镜,不过要自己支付运费。记者照做后,将截图和自己的详细地址都发了过去。

  半个多月后,记者终于收到从哈尔滨寄来的这副太阳镜。支付了28元运费之后,记者打开了快递发现,标榜300多元的太阳镜只用一个破旧的帆布袋装着,太阳镜的一条镜腿竟然是歪的,包装和眼镜上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

  随后,记者拿着眼镜来到一家眼镜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太阳镜绝对不是雷朋的,顶多也就值20块钱,夜市上好多卖的就是这种,如佩戴可能对眼睛有伤害。

  业内人士:付出的运费其实是代收货款

  市民刘女士做微商已经有2年了,她告诉记者,这种只需要支付运费免费赠礼品一般是骗人的,目的是通过免费赠送的幌子销售廉价商品。免费获赠的礼品,可能连运费都不值,而到付的运费其实是代收的货款。

  刘女士还告诉记者,如果仔细查看的话,是能从快递单上看出一些端倪的,在快递单上一般都会写有“代收货款”四个字,但是市民很难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猫腻。据刘女士介绍,如果和某个快递公司有合作协议的话,即使是到付,从哈尔滨寄到石家庄的快递费用也不会超过15元钱。这些微信号是以支付赠品运费的名义收取货款,赠品的价格远远低于“运费”。

  律师:多数不靠谱 如果有书面承诺可以起诉

  河北世纪方舟律师事务所王浩律师说,双方在没有签订合同之前,不要相信任何口头上的承诺,如果可以证明对方有书面承诺的话,可以依法进行起诉。对于微信公众账号推出的转发赠礼品的活动,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以免上当受骗。

  王律师还表示,目前手机微信上流行的此类消息,从性质上来说,绝大多数是商家利用亲朋好友的微信社交圈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商家在微信平台上发布具体的信息,从法律角度上来说,是一种要约行为,如果微信用户按照要求实施了操作,付出了劳动或者从侧面宣传了商家的产品及服务,则属于一种承诺行为,实际上就和商家形成了一种合同关系。如果商家拒不履行承诺或者有额外的附加条件,就存在失信行为,或者涉嫌消费欺诈。

  市工商局12315工作人员提醒,微信转发就送礼品目前很火,有些商家打着转发、点赞活动的旗号,实际上是在欺骗消费者,有的活动甚至是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有些商家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的说明,则属于霸王条款。如果商家没有及时给满足条件的消费者兑换奖品,则涉嫌欺诈。

  几种微信骗局

  第一种:“点赞或者转发就送免费游”,这个大多数是低价团,业内也称“赌团”,旅游过程中导游会强制游客购物。

  第二种:“点赞或者转发就送礼品”,其实是商家正在进行的低成本营销,或者是消费陷阱。

  第三种:“寻人求转发”,比如丢孩子,老人走失,留下一个电话号码,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这些号码其实就是吸费电话,骗取好心人的话费,实际上这些电话不是无法接通就是停机,可能这些号码涉嫌骗局已经被公安机关查封了。

  第四种:微信红包骗局。当假红包传过来之后,正热火朝天抢红包的微信朋友眼疾手快戳进去了,手一抖钱就飞走了。

(责编:陈键、毕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