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款智能自行车的基本概念.启孜智能自行车(BiCi)已正式发货,今天和大家分享首批用户白冰对的硬件测评。
前方长文,多图预警!
编号先上场,镇贴!!!
写在前面的话:
本人属性理工男一枚,骑行爱好者,玩得一般,在骑行社里,我仍旧算是个小白。最初是从一个骑友的朋友圈发现基本概念BiCi的,然后就深深的被吸引住了。感觉很对我的胃口,漂亮流畅的几何造型,干净利落的配色,源于生活的美好骑行态度,还有最近很火的智能自行车的理念等等。于是乎,开始关注,先是参与问卷调查,然后有机会成为首批用户。最后预定、付定金、付全款,终于在后来期盼的日子里拿到车啦!(虽然等待是饥饿的,但是见到基本概念BiCi真面目的那一刻还是激动不已)
开始测评正文
综合来说,基本概念BiCi作为一款新产品,做的还是不错的。优点很多,缺点当然也有后面我会说,给BiCi中肯的评价:最有诚意的智能自行车。
先说说快递,中通,速度没问题,两天到货。外包装虽然已经皱皱巴巴,不过外包装没破。基本概念团队在包装这方面,做的还是可以的,废话不多说上图!
再说说基本概念BiCi露草这个颜色,颜色很满意,基本无色差,至少我和我妹子还有若干社团的同学觉得这个颜色很漂亮够骚!车架涂装为纯色,简洁有逼格,是不是属于这两年很火的极简风?!如此亮眼的颜色也让整辆车看起来颜値颇高,极具个性的色彩给人一种个性定制的感觉。而且喷漆一反大多单车的亮面涂装,是哑光的,甚合我意!总感觉哑光的喷漆更为贵气。
扒一扒基本概念BiCi的硬件配置
车架和前叉这两个是基本概念独家的产品,看着不仅漂亮还很轻便,毕竟是碳纤维的,而且内走线,感觉很赞,有兴趣的可以去基本概念BiCi官网看看介绍。
451的轮组,大小比较适合市区骑行,长途应该也是没问题的,毕竟在川藏线上我还见过小轮折叠呢。竞速方面,巡航能力不如大轮组;不过451也有451独特的优势,比起小轮折叠,通过性和巡航能力还是更强的。比起大轮组26/27.5/700C等,在加速方面也是有优势的,毕竟市区骑车总是要走走停停。(转动惯量您可听过?)而且从外观来看,也是让人觉得蛮灵活轻便的,这大抵就是BiCi团队选用451轮组的初衷吧,也是符合基本概念团队源于生活的骑行态度。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硬件配置了!八婆的我,还去某宝上搜了一下每个零件的价格,想窥探一下基本概念自行车的成本。(某宝上的价格是卖家标注的,一般取销量最大的那家店铺,综合算下来都要2000+未知核心零件的价格)
零件图闪亮登场!!!
Shimano磨电花鼓,Vuelta后花鼓
Litepro Elite 53t牙盘
Shimano Tiagra飞轮及后拨,Shimano Tiagra刹把及指拨
彦豪C型夹器
WTB Comp Volt坐垫,Wellgo KC003 脚踏
图片摆好之后,开始点评,纯个人观点,不喜轻喷!
1、 Shimano磨电花鼓
真的很让人头疼,因为它是必须的,但是它又沉,阻尼又大,正常力度拨一下前轮,空转不超过3秒。重量没有拆下来称量,网上也没找到。但是感觉前轮组还是很重的。后来咨询了社团的大神,他把前轮卸下来之后,转了转,表示:这并不是因为发电导致的,而是花鼓的滚珠预压过高导致的。是Shimano工厂方面的问题,需要拆开花鼓,调一下预压就能解决。不知道我是不是个案。
2、 Vuelta后花鼓
感觉还不错,感觉润度不错,就是有一点不好,太过于吵闹,空转的时候很响而且频率很高,听习惯了我原来静静的Shimano花鼓,换成这个确实有些不习惯。我记得曾经的配置好像是久裕四培林?
3、 Litepro Elite 53t牙盘
关于这个牙盘,我有太多的想说的了,这里只是简单的说几句,以后再发帖专门探讨牙盘的问题!车子没发货之前,我觉得53T的牙盘还不算大,我还理论计算了一下。结果,实际蹬了几脚之后,深感无力。起步的时候要用1、2档牙盘,蹬起来之后,也就用到4、5档牙盘,极少用到6、7档牙盘。
短途的骑行当然怎么都好,强度低的骑行也可以,但是如果长途或者大强度的话,低踏频是对膝盖很不好的吧?所以觉得单盘配合这样绵密的飞轮,只适合于没有大爬升的情况,而且这个53T的牙盘仍旧过大。
4、 Shimano Tiagra刹把及指拨
对于这两个,我个人感觉没有什么问题。刹把的手感不错,线性的感觉挺明显的,制动力也足够。指拨手感也可以,变速足够精确,反应也足够灵敏。在变速反应这点上,是451轮组的一个优势吧。
5、 Shimano Tiagra飞轮及后拨
11—25T的飞轮,速度调节起来很绵密,这一点是我很喜欢的。但是之前一直都是骑双盘或者三盘的单车,对于单盘搭配这样的飞轮,表示不太适应。顾及到了绵密的速度调节,就难免失去了较为宽泛的速度区间。最近这两年1×(单盘)系统确实越来越成熟,但往往是中等大小的盘片,配一个宽泛齿数的飞轮(11速),而且适用范围大多限于山地车。
6、 彦豪C型夹器
个人感觉手感不错,制动力足够,调节起来也方便。彦豪的走的是无印良品风?不错!
7、 WTB Comp Volt坐垫、Wellgo KC003 脚踏
作为一款入门的车款,配备这两个物件,也算是很有诚意了!坐垫感觉挺舒服的,脚踏也够润。足矣足矣!
8、 说一下车把
首先把横过于宽,把立过于高。这个可能是两个没有定论的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偏好,我仅仅表达我看法。个人感觉如果把横稍短一些会更美观,希望基本概念BiCi团队可以斟酌一下把横的长度。当然,过短也是不适宜的。当速度较高的时候,过短的把横操控起来会有些飘忽的感觉吧。
还有就是那个车把灯,在夜间车把灯亮起来的时候很赞,还能依据车把灯的颜色知晓自己的骑行速度,但是白天的时候,感觉那个的地方做工还不够精细,希望能够在细节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没有副把。我觉得对于远距离骑行,这是个很致命的问题。
以上的四个问题都是在车把处的,之所以把车把处的问题集中提出来是因为,其他的地方,比如传动套件、制动套件、后花鼓、脚踏和坐垫等问题,车友们都能较为简单的自行解决。而车把处有着几条电子线路,对于大多数车友来说,并不容易处理。常规的自行车,把立过高、把横过宽,车友们只要自己截管就好了。没有副把,买一个装上就好了。
9、 最后说一下我对车架走线的看法。
把组处复杂的走线,对把组的升级改造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总之,我觉得基本概念BiCi团队在走线方面,还应再多下些功夫,想想有没有更优的解决方案。
到这里,我想到的问题都提了,总结一下关于硬件的测评吧。大家可能觉得我说了不少对基本概念BiCi肯定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作为全国首辆智能自行车,回归到基本概念BiCi本身,他是真正以自行车为原点进行设计和发展的产品。那么所谓最有诚意的智能自行车,诚意在究竟哪里呢?
首先,大家不要感觉零配件总是几十,一两百的不怎么贵,加起来也有1400+呢,这还不算各种乱七八糟的小物件,什么快拆杆,坐管夹,线管等等这些更为零碎的小物件。虽然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东西工厂大批量的购买和咱们小批量的X宝根本没得比,但是这些零零散散的小东西的组装以及调试的人力成本呢?而且,不知各位注意到了没有,我没有统计的都是些什么部件呢?
车架、前叉、把组三件套、轮组一对。大家脑补一下,一辆单车没有车架,没有两个轮子,没有车把,没有前叉,那它还有啥?我没有统计的都是整辆单车的主体部件,是车子的核心。也就是说,我统计的只是整个车子那些零碎的成本而已。而且我只字未提车子的芯片。这个,我实在是不了解。但我相信,一个电子产品的研发、调试、升级、维护、无数次的迭代,所需要的成本,绝非几百辆单车就能消化的。
其次,作为一个新产品,从设计到实际生产,用了一年的时间,做到如此,也实属不易。作为首批用户之一,我始终关注着首批用户群的消息,自己也活跃其中。BiCi团队对于我们反馈回来的每一个问题,都在一个一个的解决。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努力和他们的辛苦。
举两个小细节:
1. 记得有一个车友说,不会调后拨。于是,自此以后,基本概念BiCi团队发的车子应该都是组装并调试好之后再发车的。反正我的车子从拆箱到骑上的时间,除去拍照的时间,应该也就五分钟左右。
2. 在五一前后,为了能在工厂放假前把大多数用户的车子发出去,基本概念BiCi团队成员凌晨两三点,还在工厂那边加班。
综上这就是我对基本概念智能自行车的硬件测评,我作为首批天使用户对BiCi本身来说是爱到无法自拔的,不然也会买他对吧,虽然基本概念BiCi美中有不足,但是从很多方面客观来看,他还是极具竞争力的一辆自行车,加之整个基本概念团队的态度,他也是最具诚意的一款自行车,也希望基本概念BiCi为属于这个时代的智能自行车打出市场,让更多的骑行爱好者享受到生活的骑行态度,这也是我们骑行者最美好的初衷。
**关于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BiCi智能自行车实现了精准数据、安全防盗、智能灯光、地图导航、自发电系统、组队骑行;基本概念使用纤细的碳纤维车架及时下较为盛行的22寸小轮径,体积介于18寸小轮车与28寸普通自行车之间; 8公斤不到的车身重量仅相当于普通自行车的一半;精湛的制作工艺,及专业级别的传动部件,每个部件之间完美匹配都让BiCi智能自行车达到了自行车的顶配标准。作为国内首辆智能自行车,现已开放限量预售,官网地址:http://www.bi-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