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T
人民网>>IT>>正文

发展农村电商不能只有“商”没有“电”

2015年04月14日11:18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发展农村电商不能只有“商”没有“电”

  绘图:张芬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如今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已纷纷抢滩登陆,争夺农村电商这块“处女地”。笔者近日到英德部分村镇采访时发现,农村电商已经成为了许多农民在田间地头热议的话题,其中大部分人都愿意尝试这一新鲜事物,但他们也向笔者反映,目前农村上网的软硬件条件还没有得到改善,使得农村电商现在只有“商”却没有“电”。

  据悉,许多电商巨头目前已相继在清远部分村镇建立服务点,为当地农民提供网上购销等相关服务,但“上网难”仍然是制约清远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许多农民家里没有电脑和宽带;另一方面,许多农民没有智能手机,而且农村的3G、4G信号覆盖相对较差且上网资费较贵,使得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率在农村差强人意。因此,许多农村电商服务点就沦为了代购“超市”,许多农民往往需要专程前来下单、购物,而电商方便快捷的优势就难以显现出来。

  笔者认为,这种只有“商”却没有“电”的现象,说明农村电商平台在清远还没有铺设到“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延伸到农民的电脑、手机的键盘上,使得电商服务点与昔日的“供销社”相差无几。因此,改善农村互联网使用环境是清远发展农村电商的当务之急,只有让农民亲自上网“淘宝”,才真正实现了通过打造农村电商平台,来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目的。

  然而,在短时间内改善清远农村的上网条件,资金投入无疑将十分巨大。笔者认为,既然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将是未来农村电商发展的受益者,那么打破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瓶颈他们同样责无旁贷,而且也完全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一方面,这些电商巨头都是在海外上市的旗舰级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全有能力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定制版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上网设备,从而改善农村上网的软硬件条件;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目前都在经营虚拟电信业务,并拥有自主品牌的手机卡、上网卡,不妨为农村客户提供价格低廉或免费的上网流量,从而解决农村上网的信号、资费等问题。笔者相信,通过这种“借船出海”的办法,清远农村电商的发展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责编:胡晓、陈键)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