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T
人民网>>IT>>正文

小米领衔冲击年出货量破亿 中国制造缺核心优势

林政伟

2015年03月05日11:26  来源:通信信息报  手机看新闻

2014年是智能手机市场怒放的一年,这一年出货量超过4亿部,同比增长近20%;2015年则被业界人士称是关键的一年,能否“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日前,众多媒体对国产手机2015年年销量能否破1亿部展开火热地探讨。而曾对外表态2015年目标是超1亿部的小米、华为、中兴、联想、TCL五家厂商一时间成为了诸人探讨焦点。

这是智能手机“百花争鸣”的一年,以小米领衔的国产手机品牌能否破1亿部势必成为整个业界所瞩目。但在庞大的销量背后,对于整个国产手机来说,在面对海外的强大竞争对手苹果、三星等企业时,核心优势的把控才是一家手机厂商能否取得“丰收”的关键。比如,对核心专利的研发、核心芯片的考量等难题。

小米领衔冲击亿部手机

近期,国内手机市场好不热闹。各大厂商、机构纷纷发布了过去一年的“数据”。特别是以小米领衔的几家手机厂商豪言在2015年销量要直破1亿部。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厂商有何资本?

1月4日,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在其微博和微信上公布了2014年小米手机的销量。6112万台的手机销量, 227%的销量幅度,135%的销量额度。联系到小米手机2012年销量719万部,2013年销量1870万部,2014年销量6112万部的数据,不难发现,其增长率依次是260%、327%。当然,对于小米来说不能简单的通过增长率来进行计算,但这样的销量曲线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2015年1月14日,华为官方披露,2014年全年手机销量约7500万部。其中,荣耀品牌手机共销售2000万部智能机,近30亿美元销售额,近30倍的增长。华为表示,2015年荣耀品牌的预期目标是实现4000万销量和50亿美元销售额。

IDC曾公布联想2014年Q1-Q3的数据,分别为1290万部、1580万部、1690万部。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刘军表示去年第四季度摩托手机出货量已经突破1000万部,同比增长了一倍。显然,这样的成绩对联想来说,1亿部手机终端并不是难事。

中兴手机也不甘示弱,其三年前年销量已经近7000万部。中兴通讯在近日发布的2014年财报中指出,国内4G系统业务和国际手机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同时合同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报告期内实现了销售规模和毛利率的双重提升。

而根据Gartner公司数据,TCL通讯科技在2014年第四季度的手机销量在全球手机厂商及中国手机厂商中分别位列第四位及第一位,其中智能手机销量在全球位列第七位。受益于中高端智能产品占比持续提高,TCL通讯科技产品销售均价由去年同期的45美元提升至53.5美元。

谁能实现1亿部销量目标?

随着业界纷纷针对小米领衔的国产手机冲击1亿部销量话题展开热议之后, 2015年,究竟谁能最先冲击1亿部手机呢?

小米手机无疑是一家成功的手机终端厂商。但成功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其隐忧仍在。去年年底的印度专利纠纷一案历历在目,对于小米,有媒体就表示如果小米手机出货量增速明显放缓,未能达到8000万台以上的出货规模,其在资本市场估值和智能生态战略持续性也将接受严峻考验。并且,随着小米营销玩法已经被其他手机厂商学习、借鉴之后,其竞争力也逐步减弱。

而对于华为来说,随着荣耀等子品牌的渐渐崭露头角,其品牌势必会越来越增强。但随着品牌的推出,华为与现有的手机品牌定位重叠,有可能导致其移动业务中的多品牌“掐架”。

当然,谈到掐架的不止是华为,还有联想。随着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强势回归,联想如何处理MOTO、联想、VIBE、神奇工场四个品牌是一个亟待解决难题。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联想也是最有可能最早突破1亿部的厂商。

而对于中兴来说,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兴终端构建起“3+1”的产品战略,每个产品系列都有专攻的方向,这势必其终端销量呈现大幅度提升。但能否破1亿部目前来看,与其他厂商相比并无任何优势。

TCL去年全球手机销量为7349万部,第三季度跃居全球手机市场第五。2015 CES,TCL高调宣布收购惠普Palm手机品牌,国外市场业绩骄人。但TCL国内市场显然并不理想,有分析指出,TCL想要在国内手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至少苦行3年。

核心优势才是厂商真把式

诚然,在全民热议2015年1亿部的背后,不管是小米、联想还是华为、中兴、TCL,国产手机当前的销量能力确实已实现大跃进,但核心优势仍然是一个难言的痛处。再加上国际化道路并不顺利,销量背后仍有许多值得深思的课题。

核心优势是赋予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上“生存”的一个重要指标。核心优势是品牌,是执行力,是产品。特别是针对当前国产手机来说,最缺的核心优势就是自己的手机专利短板。

去年小米印度的专利案仿佛还在耳旁。究其原因是手机厂商的“芯”一直在缺,一直受别人供给。目前,国产手机芯片除了华为、中兴等少数品牌用自家生产的芯片,其余都是用高通、联发科等外国厂商的芯片。分析人士和业内高管表示,中国芯片设计商和制造商还需多年时间才能满足中国的需要。

此外,专利数量也捉襟见肘。除了华为、中兴、联想等厂商比较多外,其他手机厂商的专利基本可以忽略。这显然给诺大的中国手机厂商一个非常深的领悟,中国制造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生产、加工,而是需要深层次的创新,才能走向世界。 

(责编:陈健、毕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