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即将在MWC上发布其改进了摄像头与音频功能的智能手机HTC One M9,而除此之外,该系列还有变种版本,高通确认 HTC One M9确定搭载骁龙810处理器 。在过去的三年,HTC的营收连续下滑,此次HTC欲借新机来提高盈利扭转营收下滑趋势的意图很明显,然而却是困难重重: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上,HTC受制于苹果与三星,而在中低端市场,HTC也面临中华酷联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对市场份额的蚕食。从HTC自身来看,供应链和专利的短板更成为其发展的最大掣肘。
营收连续下滑,HTC欲借新机自我拯救
对于新机HTC One M9,在业内看来,此次新产品的上市,是HTC意在抑制公司营收连续三年的下滑。
事实上,早在三四年前的HTC可谓“高大上”。HTC是谷歌最早的合作伙伴,也是最早加入安卓阵营的手机厂商。在安卓系统迅速普及之后,2010年前后的HTC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在2011年4月份,HTC的市值一度达到335亿美元,仅次于苹果。
然而,在辉煌之后的HTC便迅速走向衰落,在2011年4季度,HTC该季度利润同比下降25%,营收下滑2.5%。而到了2013年,HTC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幅度跌向深渊。在2013年第一季度,HTC的利润同比下降了98%。在过去三年里,HTC的净利润连续几个季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净亏损,其市值已蒸发了超过90%。
到了去年,HTC的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预计今年将售出14亿部智能机,其中HTC仅占不到2%。
布局中低端市场,面临激烈竞争
业绩的不理想,也让HTC开始重新审视自身战略。自放弃“机海战术”改走精品路线后,HTC表示未来将重视中低端市场。HTC北亚地区总经理 Jack Tang 也表示,在2015年第一季度,HTC将会推出更多的入门4G机,主战低端市场。
从2014年起,HTC就对中低端市场进行布局,在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推出了Desire 816/820等中低端机型,主要在线上进行销售。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Desire 816只热卖了1个月,而面向低端的低价机型Desire 616、210更是销售惨淡。
显然,HTC欲借中低端手机挽回失地,已并非易事。在国内,中华酷联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强势崛起,在国内市场占据高达近80%的市场份额,而国产机的大部分机型恰恰是定位于中低端。
同时,这些国内厂商长期在中低端市场厮杀,对于用户在中低端机型的体验与需求有着更为透彻的理解,培育了一定的用户忠诚度,还有电信运营商定制渠道优势,并深入理解了互联网营销方式,掌控着线上线下渠道,在硬件方面的技术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此外,2014年是4G发展元年,4G智能终端显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千元价位的4G手机便成为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大力推广的终端产品,这也使得中低端智能机的市场空间被国产手机厂商所填满,让HTC在中低端市场的发展之路显得更加步履维艰。
供应链与专利核心技术为短板,亟待发力解决
HTC从当年的辉煌到现在的黯淡有其必然性。HTC董事长王雪红曾多次表示营销不利是HTC的最大问题。但实际上,HTC真正的短板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供应链短板制约HTC发展。比如在2013年初,HTC在美国举办发布会发布了HTC One,并计划于3月初开始销售这款手机,然而,后来却面临摄像头的供应短缺,导致这款手机并未按照计划在全球多个国家市场开售,极大影响到HTC的全盘计划与品牌形象。可以说,HTC对零配件的自主能力将自身弱点暴露无遗,配件严重依赖外部采购,包括处理器、内存新品、NADA芯片、屏幕乃至各种传感器,电池等。而其最大对手三星却拥有业界一流的配件自产能力,无论是屏幕还是电池、存储芯片甚至是处理器都实现完全自产自销,从而在成本控制上做到最佳化。
另一方面,专利核心技术的缺失拖了HTC后腿。HTC现在所掌控的核心技术大部分集中在用户体验的层面,操作系统和芯片技术等核心能力长期缺席。2011年底,HTC在与苹果的专利大战中败北,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HTC侵犯了苹果iPhone的647号专利。2013年初,HTC One采用了意法半导体的麦克风被诺基亚告上法庭,因为后者拥有麦克风的技术专利。采用了高通的芯片却发现芯片上集成的节电专利由竞争对手持有不得已放弃。种种专利纠纷给HTC致命的打击。
可见,HTC并没有无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尤其是供应链的薄弱与核心专利技术的缺失,对于急于复兴的HTC来说,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