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5日电(胡晓)从2013年12月4日至今,TD-LTE牌照已发放一年多时间。在4G商用一周年之际,关于标准背后的创新思路的讨论一直在升温。对此,人民网IT频道对飞象网CEO项立刚进行了专访,让他来谈谈对中国TD-LTE建设情况的看法。
问:2013年12月下发了TD-LTE的牌照,TD-LTE和TD-SCDMA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他们在技术上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承接性呢?
答:TD-SCDMA和TD-LTE从核心技术上讲还是有比较大不同的。因为,以前的TD-SCDMA整个的技术是基于CDMA的技术,TD-LTE基于的技术是OFDM,已经是有了一些改变。但是,有这么一个情况,也就是说,首先这个标准,TD-LTE也是中国提出来的,在TD这上面的积累,中国的企业的能力会更强。
问:因为有了3G的积累,我们继续进行4G的研发。那么,在TD-LTE的标准上我们有多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答:我是这么看,第一个,说实话,说拿出多少数据来,我是没有。第二,这件事情复杂在对知识产权的界定上。是数软件个数,还是评价它这个专利的核心价值?基于TD-SCDMA,包括TD-LTE,中国企业拥有很多核心的基本专利,这个是肯定的,为什么?因为人家不做,只有我们在做。我们说什么技术更重要,什么专利更重要,那要说占据了核心。这件事情就没有一个评价的办法,谁都会说自己掌握的技术是最核心的。
我是不主张纠缠在占了百分之多少这类问题上的,我也确实是觉得,任何说占了百分之多少的人都是有问题的,因为他只是会数多少个。中国在TD-LTE里面现在变得越来越强大了,但这里有一个情况,就是老的技术我们都没有,老的专利我们都没有。为什么?第一代一无所有,第二代很少,第三代我们就越来越多了,第四代你现在看看,华为已经是全世界第一大通信设备制造商了,中兴也变得非常强大了,我们还有上海贝尔,还有大唐,还有普天等等这样的企业。事实上我们不仅是TD-LTE,在FDD-LTE方面我们的积累都是越来越多了。可以说在新的领域我们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问:我们是后来居上的生力军?
答:这是肯定的。现在我们在全世界的格局上占有的位置肯定是非常好的。在通信设备这一块,顶多只能说欧洲,说欧洲比我们略微强一点,我们第二肯定是,这是有保证的,甚至我们可能第二都不止了。
问:我们迎来了拥有强话语权的TD-LTE时代。但与此同时我们并没有忘记TD-SCDMA,它在现如今的市场当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答:任何一个技术与标准都是有一定生命期,有一定过渡期的。对中国移动来说,它认为TD-SCDMA的效率没有TD-LTE高,想尽快地过渡到TD-LTE去,所以,它就没在这方面下功夫。等于是跳过了这一坎,过去了。现在的TD-SCDMA还是支持着中国移动3G基本用户的使用。第二,很多TD-SCDMA的基站是和TD-LTE的基站是兼容的,把软件升级一下,就是TD-LTE了。这个基站还是那个基站。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移动在TD-LTE的部署上面,速度是惊人的,去年才发牌照,到今年6月份的时候,我的感觉就已经至少顶了以前干了一年半。到今年年底的时候,就要顶TD-SCDMA干了三年了。为什么有这么快的速度呢?第一,和中国移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第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刚才我说的,很多的设备、基站,很多这些系统都是共用的。只要做软件升级,很快就变成LTE了,所以这样的情况下,TD-SCDMA也为TD-LTE的网络的建设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
问:在您看来,我们在做TD-SCDMA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是非常值得的。那您如何评价现在TD-LTE的通信网络目前的发展情况呢?
答:毫无疑问,TD-LTE网络的情况是很不错的。第一,从大的格局上面,TD-SCDMA的时候,全世界基本上就中国一个国家在做,也就是说基本上就一个运营商,中国移动。到了TD-LTE,现在全世界已经有几十个运营商在做了。而且像软银这类很厉害的运营商都加入了这个阵营,这是一个大的格局。第二,从中国的情况看,我们在去年12月份才发牌照,才一年的时间,现在中国移动的用户,上个月已经超过了7132万户,这个月底,我基本的判断要超过9000万户,速度是惊人的。我们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可能要到明年中期到明年年底,全世界TD-LTE的用户量和FDD-LTE的用户量是一样的,甚至TD-LTE还很快会超过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看一看,如果没有做前面的事情,怎么会有后面发展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