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蜗牛移动高举“免”字牌,推出“199免卡”、“399免卡”和“999免卡”,特别是199免卡,无月租、无套餐,余量两年不清零,用户还可选择资费内容,要流量还是要语音时长,而两者又可以互相转换——每3M流量可转换成4分钟语音,每4分钟语音可转换成3M流量。此外,乐语打出移动健康招牌,阿里的流量话音灵活转换,巴士在线的公交免费WiFi生态体系等等,这些新玩法都令市场为之一振。
在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看来,170运营商将170号码作为一种“特权标示”,资费只是刚需,挣语音差价已经是过去式,更多要靠增值来赢得空间。
鲶鱼效应初显
面对虚商们的攻势,三大运营商不约而同地对自己的资费作了一些调整,鲶鱼效应开始出现。
据了解,在运营商最近公布的新资费套餐中,不仅资费下降,而且推出了一些新服务,比如流量分享,中国移动4G套餐的客户,可授权1到4个亲友分享自己套餐内的流量,每人每月收取10元功能费。
还有更猛烈的。最近山西移动推出的“家家乐共享包”引发关注。其卖点有,通话、流量、短信统统9分钱,可2至7人共享,包内人员全部送来电、零月租。而有消息称,中国电信计划在北京市场推出一款0门槛、0月租的新型电话卡,名为iFree卡。卖点也是不含任何套餐月租,并且在北京本地,拨打北京电信手机号及北京电信固话号码将免费,本地接听和来电显示也免费。
邹学勇指出,自虚商入场,市场已经有微妙的变化。正如预期的那样,虚商带来的“鲶鱼效应”,有助于倒逼通信业改革,促进手机资费降低,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
事实上,虚商与三大运营商的较量在人才争夺上也可见一斑。过去半年,不断有运营商高管跳槽。中国联通干将周友盟加盟了爱施德;原联通研究院院长刘诚明则跳槽国美,担任虚拟运营业务负责人;乐语的虚拟运营业务负责人则是原中国电信旗下终端公司总经理助理何宁;华翔联信挖到了原中国联通高管和重要骨干王永刚、林剑峰等;巴士在线副总裁宋宏生曾服务于中国移动;分享在线的康志斌、京东商城的闫小波均来自中国电信;原中国移动广东终端分公司总经理潘志勇则一度“转会”苏宁。电信运营商高管跳槽虚商已然成了一股潮流。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