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6月,余额宝诞生,互联网金融热潮随之席卷中国大江南北。一年多来,国内各种“类余额宝”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余额宝在经历了迅速扩张后,开始面临增长乏力的瓶颈,收益率也从去年最高时的7%降至目前的4%左右。
自余额宝诞生之日起,围绕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变”与“辩”就一直未曾止歇。实际上,这一互联网金融创新在十几年前的美国就曾被付诸实践。
作为“余额宝”的美国先驱,美国支付巨头Paypal(贝宝)公司早在1999年便推出了货币市场基金。在上线十几年后,于2011年由于利率过低而正式关闭。在国内各种“宝”层出不穷的今天,贝宝货币市场基金的兴衰史,无疑颇具借鉴意义。
现金般的用户体验
全球知名的网上支付公司贝宝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市的因特网第三方支付服务商。2002年被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eBay以15亿美元收购。
1999年,在贝宝成立的第二年,就设立了账户余额的货币市场基金,完成了电子支付和基金的创新嫁接。这只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通过贝宝网站向在线投资者开放,前提是投资者须成为贝宝用户。初始及追加投资的最小金额均为0.01美元,最高账户余额为10万美元。投资者注册成为贝宝用户之后,只需简单设置,账户中的现金余额即自动投资于基金。
当用户使用贝宝账户进行转账、购买或者支付时,用户账户中相应的基金份额会即刻赎回以进行这些交易。用户在实际体验中是感受不到这个赎回过程的,仿佛只是在消费自己账户里的余额。
现金般的用户体验,要求现金般的流动性。贝宝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直接持有股票和债券,而是一只“联接基金”,背后是复杂的“融资-投资-顾问”结构,其联接对象是货币市场专家证券公司,贝宝货币市场基金将所有资产投入该公司以追求投资目标的实现,该公司运用贝宝注入的资金主要投资于高质量美元币值计价产品。货币市场专家证券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调研,由巴克莱全球投资者公司下属的巴克莱全球基金顾问公司负责。
为将资产内部风险降到最低,贝宝货币市场基金不支持融资融券,也禁止对冲,并将浮动利率证券完全排除在其投资范围以外;同时遵循严格的投资时间窗口,投资的货币市场基金必须维持不高于90天的美元加权平均投资组合到期期限,不能投资于任何有效到期期限长于397天的证券。
贝宝货币基金在2000年曾创下5.56%的年收益率,规模于2007年达到接近10亿美元的峰值。
贝宝最初的成功原因之一在于其准确的市场定位,迅速吸纳大量零散资金。当时美联储禁止银行向活期账户和支票账户支付利息。而货币市场基金可以规避这项规定,它吸收存款并担保任何时间都能够返还本金,同时提供的回报率还能够略高于银行利息等其他的无风险资产,满足了人们对安全、高流动性资产的需求。把数量庞大的微小客户汇聚起来,从而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市场能量。
其二,贝宝货币市场基金还搭上了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行业整体兴盛的顺风车。2000年到2008年,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实际上膨胀了60%以上,达到空前的3.75万亿美元。
金融危机遭遇蜂拥赎回
可是,时间证明货币市场基金宣称的现金级流动性和保本优势相当脆弱。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的人对投资安全性要求很高,认准只赚不赔,对风险的敏感度很高。
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大量投资者蜂拥赎回,在短时间里抽空了金融系统的现金,迫使基金售出自己流动性最好的资产,而这又引发新一轮赎回。最后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不得不联手救助货币市场基金,以紧急计划为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担保,制止了挤兑,当时至少有72只基金因为政府的支持才避免了跌破面值的命运。
金融危机后,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已经下降到2.46万亿美元,相比峰值减少了超过1/3。而且由于危机后美联储的长期低利率政策和几轮量化宽松政策压低了低风险资产的回报,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也随着一落千丈。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