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T

贝宝:美国“余额宝”覆灭 变身银行突围【3】

樊宇

2014年09月01日10:29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贝宝:美国“余额宝”覆灭 变身银行突围

  贝宝加快在借贷业务上的步伐体现了一种转型的思路:贝宝不想让自己的业务太依赖eBay上的买家和卖家,而是更想扮演一个银行的角色。这与其在中国的对手支付宝及其母体阿里巴巴的思路不谋而合。

  其实早在去年底,贝宝就已经开始提供商业贷款服务。贝宝一开始以邀请制方式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试点计划。这个贷款项目叫做P ayP alW orkingC apital。贝宝企业用户可以在线申请信用额度,从5000美元到6万美元不等。与一般银行不同的是,借贷企业只需向贝宝一次性支付一笔定额费用,而不需要承担利息。这笔定额费用将根据借款者借款的金额以及还款的时间来决定,但一般来说将低于本金的10%。到现在,贝宝已经向企业借出约1.5亿美元贷款。并且,贝宝也将贷款上限由2万美元上调至6万美元。下一步,贝宝计划将小企业借贷服务“PayPal W orkingC api-tal”拓展到英国和澳大利亚市场。

  贝宝的全球信用卡部门副总SteveA llocca表示,借贷业务对于贝宝来说具有战略意义,因此他们也在考虑将这项业务延伸到线下,但具体的计划并未透露。

  拓展借贷业务是贝宝向金融服务机构转移计划的一部分。之前,贝宝业务主要依赖于eBay上的买家和卖家,而如今贝宝正向金融服务机构转移,希望扮演类似于银行的角色。

  有评论称,贝宝正在从一个技术公司转型为一个金融服务公司。未来,它将一直在路上。

  ■延伸阅读

  Paypal的发展大计

  Paypal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公司,由PeterT hiel和M axLevchin于1998年创立,总部在美国加州圣何西。2002年,Paypal成功上市,总市值约9亿美元,并于当年10月被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平台eBay以15亿美元收购。

  普通支付网关Paypal、Paypal数字钱包、Paypal H ere、跨境电子商务和个人、企业金融服务等等,这些年来,Paypal一直在根据市场趋势和自身创新能力在不断扩展业务范围,丰富产品类型,形成了特有的商业体系,在全球积聚了品牌效应。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组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Paypal的核心运营模式是扮演买家与卖家之间的信托中间人的角色,向商家收取服务费。

  2005年,Paypal正式进军中国,并有了本土化的名字“贝宝”。但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贝宝却遭遇了本土化障碍,难以凭借原有优势施展拳脚。在中国,脱胎于在线支付服务商Paypal的贝宝,舍弃了Paypal赖以生存的信用卡划账和多币种跨国交易,实质与其他竞争者并无区别。

  在几年的摸索之后,贝宝将业务重心转移。为了更贴近中小型企业,2012年9月贝宝正式推出了外贸通服务网站,帮助中小企业建店。PayPal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从以扩大渠道覆盖为主转变为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主。

  对比eB ay全球活跃用户数量发现,Paypal于2011年超过eBay;而2002年以来,Paypal全球活跃账户增速一直高于eBay。

  手握大量客户资源,Paypal从来就不想把业务局限于支付平台上。不管是成立之初还是现在,Paypal未曾放弃过在金融业掘金的尝试。

  早在成立次年,Paypal就曾试水货币市场基金,是现在中国风生水起的各类“宝宝们”的原型。但在上线十几年后,基金于2011年由于利率过低而正式关闭。

  公司的业务从在线投资理财重新收缩回在线支付的老本行。

  时间证明现金般的投资体验和高收益的辉煌是如此脆弱,电子书支付和基金的嫁接并非投资神器。Paypal的“美国往事”无疑对今天的中国颇具启示意义。

上一页
(责编:陈健、杨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