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T

网络支付便捷背后风险层出:支付宝认证信息遭“抢”用【2】

张倩怡

2014年02月01日09:19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网络支付便捷背后风险层出:支付宝认证信息遭“抢”用

  身份盗用风险目前无法破解

  究竟支付宝如何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

  昨天下午,记者就此拨通了支付宝客服电话。一位支付宝客服人员回应称,支付宝实名认证通过两道程序来确保商家的实名制:第一步,为了避免假证,通过公安部联网核查系统核实商家提供的身份证信息;第二步,支付宝需要用户提供与上述个人信息中的姓名相符的银行卡账号,并会向该账号注入少量金额,客户需要在认证的过程中填写具体的金额,否则将不能通过认证。

  此外,因为有用户反映第二步验证步骤有些繁琐,近来支付宝还推出了“快捷验证”,但仍需要用户提供名下的一张银行卡,以及在办理银行卡时银行柜台留下的手机号码作为凭证。

  “存在用户身份证信息被盗用的可能。”这位客服人员表示,如果盗用者既盗用了他人的身份证信息,又用该身份信息去开立了银行卡,支付宝目前无法审核出申请者是否为“本人”。

  “用户在递交了包含身份证、户口簿、驾照等两份以上能证明自己的身份证明后,我们在核实后就会立刻对其他账户进行封锁、注销。”客服人员回应道,一旦遇到这类问题,用户需及时和客服联系。

  新闻延伸

  安全验证不妨向银行“取取经”

  “手机丢了,支付宝就完了。”日前,朋友圈、微博传播率颇高的这条消息让不少人心惊了一把。尽管支付宝官方出面辟谣称,就算陌生人通过手机“找回密码”功能,找回验证码,仍需要填入身份证信息作为第二道“防护墙”,网络支付的安全性问题仍是不容忽视。

  事实上,身份证丢失、盗用事件屡屡发生。当身份证信息被盗用后,手机支付宝的防护栏就变得形同虚设,而刘女士遭遇的“冒名账户”事件更是让人心忧。伴随网络购物和互联网理财的流行,不少人的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早已成为第二个钱包,大量资金的安全需要保障。

  在互联网公司涉猎金融之前,各家银行早已开展了网上银行业务,为此他们向用户提供了安全插件、电子口令卡、U盾等验证工具。用户在进行网上交易时,需要输入完全“一对一”、不可复制的验证信息。互联网公司在抢食银行生意的同时,在安全验证上不妨也多向老牌银行“取取经”。

上一页
(责编:沈光倩、吴佶)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