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T

四维图新孙玉国:我们变得越来越有信心了【2】

2014年09月18日16:32        手机看新闻

大数据做基础,更多合作更多可能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我注意到四维图新交通指数能够实现五分钟一更新。我是比较关心,这五分钟实时更新过程是怎样的,从发现拥堵到呈现给用户过程的流程是怎样的?

李建军: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因为我们有不同的数据源。比如说北京,我们首先做交通指数线把交通流量算出来。

孙玉国:首先有一套指数标准。先算出来目前每条路上状态,平均时速是多少。这个东西怎么来的呢?大部分的信息源用的是车载,出租车里边的GPS,定期上传的东西,特别是手机和导航放在车里比手里形态更可靠,因为知道装在什么运营器上,不是骑自行车也不是三轮车,没有客户个人的隐私,不知道客户个人是谁。这样的数据是大量的,这个样本不是简单的手机用户,这是一个例子。这个数据传的时候就知道这个车在这里的时速,可以校验。

提问:百度和高德地图上已经能够实现拥堵或者说顺畅,四维图新能够说拥堵程度,对用户来说确实有差异,但是差异不大,我想知道的是,之前他们是怎样实现的?

孙玉国:百度用的是我们的数据,我们给他的数据分成了三类。

李建军:80%的互联网公司用的都是我们的数据。

孙玉国:讲拥堵的时候是很含糊的,为什么这个东西要有一个指数意义呢?PM2.5和拥堵,PM2.5大于600爆表,严重污染是300,良好或者好、优秀、污染、严重污染,严重污染300和600完全是不一样,如果今天就是严重污染,给一个指数是严重污染,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今天不得了,已经爆掉了,到600到800了,能跟300一样吗,不给这样的指数会怎么样表述呢?污染或者严重污染,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人们出行的行为也是不一样的。交通信息也是一样的,大到一定的程度叫瘫痪,大于8—10就是瘫痪,如果现在瘫痪,考虑要不要出行没有意义,在路上待四个小时你现在为什么要走呢?拥堵走不走?你不知道,一小时十公里也算是拥堵,就五公里的路,我在路上半个小时怎么也到了,如果瘫痪的话,五公里也不要走,还不如把车放在那儿走回去,一定会更快到达,指数比简单用一个词的不同,是一把精确的尺子,这个尺子给交通感受建立非常直观有帮助的东西。

提问:路宝有很多的产品如路径规划、道路规划、个人定制应用,交通眼并没有这样的应用出来,处于是什么样的考虑呢?把自己定位于数据提供商而已?

孙玉国:把我们的数据提供给合作伙伴,我们也在做一些自己的产品。路况交通眼这个产品跟一般的产品不一样,道路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会更加简洁,北京市一打开是那样的形态,想给大家一个方便浏览交通信息的工具,比一般的导航变得更加直接靠近路况,你知道怎么样走,就是不知道路况,不是简单做一个导航。非要用导航也能导,大家用得最多还是早上起来看堵不堵,更简洁告诉我去那个地方堵不堵,路径也就知道怎么样走了。

提问: 在政府层面讲述的时候,更多是辅助决策。不少城市涉及到重新规划的问题,方案商最缺乏的就是数字地图信息,不止是一线城市,二线、三线城市设计到交通层面规划压力是非常大的。

孙玉国:我们现在跟一些城市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合作了。

李建军:比如浙江、南通,跟北京交通委和交通信息中心在标准层面也探讨了一些项目层面的合作。长沙那个项目,前期介入的是APP,长沙出行通。后期会逐步介入处理系统、数据融合系统等,因为时间还久。

孙玉国:交通规划很需要分时段的拥堵状况,仅仅说拥堵不够,要有量排一个序,这个量会知道哪个地方更加紧迫,在功能区的作用,它就是一个数字,不再是说拍拍脑袋,这儿拥堵,那儿拥堵,到最终决策者根本不知道拥堵的量是什么样的。我们现在所搭起来的大数据分析的架构,实际上能应对一部分政府的需求,怎么样跟政府的需求更好结合起来,在这方面我们也在做探讨。趋势是什么呢?有些政府已经在跟我们谈了,帮他们解决一些交通流量分析、处理等工作。

上一页
(责编:胡晓、陈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