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生的推荐下,刘晓萍来到心理门诊就诊,经过详谈,心理医生蒋成刚发现,其实刘晓萍患的是心病。“其实就是常见的焦虑症。”蒋成刚说,刘晓萍患焦虑症的 原因,他还是头一次遇到,“罪魁祸首”就是朋友圈里的养生帖。众多的养生帖不仅相互矛盾,甚至还和我们正常的生活习惯相悖,这样一来,刘晓萍整日都生活在 吃与不吃,信与不信的恶性循环中,时间一长,就出现焦虑情绪。像心脏难受、胃不舒服这些都是焦虑症的一个躯体反应,并不是这些器官真的有问题。
蒋成刚在网上给刘晓萍找到大量批判养生帖不靠谱的新闻,比如一篇名为“改变酸性体质,把命‘碱’回来”的帖子介绍,在弱碱性体质的状态下,癌细胞是无法生长生存的,这个帖子已经在许多新闻中被辟谣:而所谓的“酸碱性体质”也并无科学依据。
刘晓萍现在不再看养生帖了,她感觉自己的状态好多了。
养生帖是种营销手段
暗访>
这些看起来似模似样,让人深信不疑的养生帖出自谁之手呢?昨天,晨报记者登录微信朋友圈,点开几个养生帖后发现,多数文章的最后都会附上一些产品信息、网址,甚至是关于广告合作的信息。
昨天,重庆晨报记者找到南滨路一家网络营销公司,以销售孩子的增高产品为由,向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对方表示,他们的微信营销手段多,分为概念类、段子类、体验类、品牌类,其中,这种养生帖就是体验类的营销手段。
该工作人员介绍,养生帖是工作人员自己采写,目的很简单——推销产品的同时吸引粉丝。比如说网友看到这些文章写得非常好就会分享,这样一来,微信平台就得到推广。粉丝一多,客户后续活动的参与者就多,那就会带来更多的潜质客户。至于客户本人,只需每个月付3000元酬劳,营销公司负责申请公众账号、发布软文、微信活动等一条龙式的营销服务。
要看来源出处是否权威
支招>
针对心脏方面的微信养生帖,晨报记者以前曾向大坪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曾春雨求证过,曾春雨表示里面的大部分内容是错的。“有些帖子的错误内容很害人。”曾 春雨说,如果读者一旦深信不疑,不仅对身体没好处,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曾春雨建议,不管在网络的哪个平台,没有明确出处的内容都最好不要 相信。另外,除非是专家学者的原创,大家一定要看原始信息来源是否权威,如果不确定,不管是专家学者,还是明星大V转发,都最好不要相信。对于有疑问的帖 子,公众可向医生个人微博、一些专业机构开设的社交网络平台或者专业的科普网站进行求证。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