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个体商贩的回答让记者意外:“打牌的人买得也多,喜欢赌博的人将这个仪器安在赌场里,防止有人用手机作弊。”
“你们卖这个不怕执法部门查吗?”记者问。该商贩回答:“没人管,我都卖了半年多了。”
未经审批使用属违法
市场上销售的手机信号屏蔽器,市民是否可以随意购买和使用?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早在2007年国家保密局和信息产业部就联合下发了《保密会议移动通信干扰器产品研制、生产、销售管理规定》。
规定要求,保密会议移动通信干扰器的销售应当从严控制,授权企业在向涉密单位出售产品时,必须查验由涉密单位市(地)级以上保密工作部门或中央和国家机关保密机构审核批准的《保密会议移动通讯干扰器购置审核备案表》,按批准的产品数量和型号销售,并做详细记录。授权企业不得向无有效证明的单位和个人出售产品,也不得以代销形式销售产品。
针对市场上一些个体商户私自销售移动通信干扰器的行为,乌市无线电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据国家规定,移动通信干扰设备的设置、使用,必须经保密部门和无线电管理部门审批、备案后才能使用,对于该设备的使用地点、时间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近年来,该局也发现一些单位未经审批私自安装和使用移动通信干扰设备,该局对这些单位及时下发了整改通知,要求这些单位按国家要求购置核准产品、办理相关使用手续。
据他说,在乌市一些电子市场上个体商贩销售的移动通信干扰设备,多属于未经国家相关部门授权生产的“三无”伪劣产品,经国家核准正规移动通信干扰设备在使用中只会屏蔽在设置范围内的手机通讯,但这些伪劣产品由于频率设置不规范、原器件质量不过关等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其他手机用户的正常通讯。
该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在他们执法工作中,出现过一些企业或个人不配合执法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和个人购买的是市面上价格低廉的不合格移动通讯干扰器,违法成本较低,只考虑自身利益,对于其干扰正常公众通信的危害了解不多。而无线电管理部门在遇到不配合执法行为时,只能耐心解释国家规定。
他说,要想有效遏制随意销售和使用移动通讯干扰器现象的发生,只有从源头进行管理,由保密、工商、质量监督、公安等部门相互配合,从生产、销售渠道严格管控。同时,他建议市民不要购买这种仪器,以免给他人的正常通讯造成麻烦。
虽然手机信号屏蔽器在高考等大型考试中防止作弊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由于其使用不当等情况造成的周边居民通信等受到影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不少市民都表示这种设备的滥用已经危害到了公民的通信自由,甚至担忧其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利器”。
专业人士表示,若这种信号屏蔽器被不法分子利用的话,后果或不堪设想:若是入室盗窃,歹徒如果携带了这种屏蔽器,在切断固话电线后再进行盗窃,房主就算发现了窃贼,通过电话报警也只能是徒劳。此外,手机信号屏蔽器很可能会成为歹徒盗窃高档车辆的“帮凶”。记者潘从武 通讯员廖望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