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联通的产品也是一款货币基金,采用“基金份额预先冻结+周期性过户”的交易结构,将理财和合约机结合预存话费结合起来,让用户既保证套餐费用的自动缴纳,又保证投资收益的最大化,目前尚未上线。
付亮猜测,对于理财产品的形式,运营商未来不一定锁定话费理财,也可以另建一个支付账户,话费和资金两个形成独立的账户。并且由于不同时候不同渠道获得话费的成本不同,资金帐户充话费没问题,但是话费账户的体现可能比较困难。
不过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且只有中国电信的产品已经上线,未来的发展在种类上仍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最大的问题是推广
三大运营商早已拥有各自的支付公司,面对涉足的互联网金融领域,项立刚认为在技术对接层面不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推广过程中,运营商能否发挥好互联网精神。
不光是运营商,诸如银行、教育等传统行业几乎都存在对其互联网精神的质疑,这也成为他们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时代,能否继续保持市场地位的筹码。
尽管有用户和平台,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互联网公司和银行已经纷纷推出了“宝宝类”的理财产品,用户可以有很多选择,运营商如何让用户来选择自身的产品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项立刚表示,先天的基因并不重要,后天的作为才是关键。而且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运营商的这一尝试是值得肯定的。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