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大反腐
利益催生回扣,竞争产生贿赂。
但回扣和贿赂绝不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而是市场经济的腐蚀剂
最近一段时间, 关于台湾鸿海集团旗下的富士康前高层集体“收回扣”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 这个具有数十年基业的“老店”,为何难保自身清洁,触动商业道德底线, 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商业贿赂,源于道德滑坡
鸿海SMT副主委廖万成等人,利用鸿海、富士康是全球iPhone最大代工厂,遴选供应商资格、采购发包机会,向厂商索取2.5%回扣。厂商送回扣后,SMT就发给厂商合格代码,取得供货资格。但厂商若要进一步获取标单,仍须再向SMT行贿,等于“一头牛剥两层皮”。
厂商行贿后,由邓志贤收款,分配回扣。廖万成2011年退休后,仍仗在鸿海人脉及影响力,继续透过邓索贿,甚至要求将回扣由2.5%提高至3%,其中多出的0.5%由廖独吞。由于廖需索无度,终让厂商不满,向鸿海检举。
无独有偶,美国苹果公司一名中级经理因涉嫌向亚洲六家iPhone 和iPod配件供应商收取超过100万美元的回扣,遭联邦大陪审团起诉。涉案的中级经理名叫保罗·善·迪瓦恩,他从2005年7月一直担任苹果全球供应经 理。迪瓦恩总共涉及包括电话诈骗、洗钱、敲诈和收受回扣等在内的23项起诉,在过去数年里收受了总计超过100万美元的现金、回扣和商业贿赂。
而阿里曝出的“聚划算事件”同样让人唏嘘。阿里巴巴聚划算成立于2010年下半年,2011年10月从淘宝平台正式分拆作为独立业务运营,阎利 珉担任首任总经理。自2011年年中起,有关聚划算在招商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甚至有小二谋取不当利益的举报就接连出现。2012年3月,阎利珉因在聚划算 团队管理上存在重大失职行为,被免去聚划算总经理职务。此次事件对阿里的公开形象是一次严重的打击。
利益催生回扣,竞争产生贿赂。但回扣和贿赂绝不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而是市场经济的腐蚀剂。伴随市场经济大潮而来的是世俗化潮流的锐不可当,享 受人生,重视当下而不顾及未来的现实主义最为时髦而潇洒,敢于打破规矩,一夜暴富,能挣会花者成为人生的典范。马基雅维利式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功利主义 哲学的流行便是这种人生态度的最好注脚。于是,世俗取代了理想,功利取代了道德。
“沃尔玛”的反腐措施
采购腐败令所有企业都头疼不已。但在沃尔玛,采购员谈“腐”色变,因为沃尔玛“秘密特工”无处不在,他们会设局将受贿的员工逮个正着。
在沃尔玛总部的资产保护部内设有一个专门的调查小组,如“秘密特工”一般调查公司内部采购等环节的腐败。“秘密特工”会采取多种手段监控采购人 员。他们会冒充沃尔玛的采购员去向供应商买东西,然后对比采购人员谈的价格,看是否存在回扣的空间。他们还会直接向供应商询问,采购人员有没有拿回扣,几 乎所有的采购员都会被这样调查。
沃尔玛还通过向合作伙伴——供应商们宣传公司的廉洁政策,从外部来制约腐败行为的发生。最关键的是,沃尔玛会与供应商签订反腐协议,采购人员也 要签字。其中供应商的条款有:保证不贿赂公司的员工,包括现金、实物、票证等各种形式的馈赠;如果供应商行贿被公司发现,将自行承担后果,包括解除与沃尔 玛的合作,以及其他形式的处罚等;如果有采购人员索贿的话,要向公司汇报等。实际上,沃尔玛通过这个协议也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并通过解除合作等严 重的处罚作为威慑。
沃尔玛防腐比较有效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在各个管理流程上不给腐败留下空间。在供应商样品管理上,每个送达的样品都要贴上标签,包括样品名、送 达时间、价值、采购人员等;在样品看完后,让供应商带走或者交到公司的样品管理处,如果采购人员下次要看样品就必须填写样品借记单;样品看完后必须归还样 品管理处,不允许私自动用。而在很多公司样品管理是相当松散的,即使是仓库的货物丢失也不少。
“高管腐败”为哪般?
腐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分国界,不分企业,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从政府到企业,始终存在。那么,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首先,腐败的产生源于人们的贪欲。人有自私方面的不满足性。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会追求高级需要,这无可厚非。腐 败者在生存、安全、社交、尊重需要基本得到了满足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慢慢蜕变,他们蜕变成把享乐当做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慢慢走进了腐败的 深渊。欲望是个无底洞,一种欲望满足了,另一种欲望又会产生,对腐败者来说,欲望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便难关闭,有了钱想更有钱,有了老婆想情人, 对此,《摩西十诫》早就告诫人们,“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而佛教更是强调要远离人间欲望的诱惑,过一 种纯净的精神生活。人一旦有了一点权力就会想更多权力,如此下去,贪污者想满足无休止的欲望,唯一方法就是用权利去交换。腐败交易成功后,会在心态上是一 种成功体验,引发收益感、满足感、欢乐感乃至成就感,从而渐渐上瘾。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当一个行为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会重复实现,不断强化这种 行为。这样腐败者会更疯狂地攫取权利满足私利。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