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的魅族创始人黄章2月8日重回公司上班。
“如果人生是一场戏,那么我就是最真诚的演员。”春节过后,本土智能手机厂商魅族的“神秘”创始人黄章2月8日重回公司上班,在对员工讲话时如此开场。
在此之前,38岁的黄章搬回家里上班不问公司具体运营,只管产品设计已经多年,大部分魅族员工很久未见过黄章本人。
神秘、低调,从不接受采访,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创始人,黄章显得非常另类,加上魅族的粉丝文化培养和经营,使得黄章在粉丝眼中魅力十足。但如今的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以及魅族公司遇到的问题,使黄章必须重新站到前台。
承认错误认识资本
“为什么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我却融不进去,是因为我之前一直不是那么理解这个社会,不是那么认同这个社会。但是今天我觉得,作为社会的一员,我有责任多多少少改变这一切,营造更大的共赢,所以我决定重新站出来。”黄章在上述内部讲话时称,自己由于热爱产品更愿意享受单调的生活,而忽略了公司运营的具体情况和员工的感受。
2007年魅族从一家MP3的公司转型做智能手机,从一开始,黄章就是坚定走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路线,依靠产品说话,走简洁的精品路线。魅族也是最早开始经营粉丝的手机企业。2012年魅族在北京水立方发布智能手机MX2,这款手机超越了当时其他竞品推出的机型,也提升了魅族的知名度,并取得不错的销量。
但接下来的一年多,手机行业红红火火的发展与魅族的颓势形成了鲜明对比。魅族的工匠精神打造的精品手机却未必带领公司进一步开疆辟土,反而小米、华为、联想、中兴等竞争对手用互联网文化营销的方式实现快速放量。除了产品外,手机企业需要比拼的营销、品牌、理念甚至价值观,在这背后,强大的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