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到了,春节收到红包了吗?没有领到的也别急,虽然节前由于IPO重新开闸,A股市场多呈盘整态势,没准儿节后股市会给您个惊喜呢。在新的马年里,A股市场是否会上演万马奔腾的好戏?
行情“马不停蹄”?
已经走过的2013年,A股大盘指数以阴跌报收,但创业板指一路狂飙,成长股涨幅喜人。不少业内人士综合马年经济基本面、上市公司业绩、流动性以及制度改革红利等因素后,预计中长期总体将维持偏乐观的走势。
“随着国际经济的趋势性好转,新兴经济体的外部需求改善值得期待;美国退出QE虽已是必然事件,但其退出预期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消化;目前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再度转为乐观。”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周金涛表示,总体而言,马年的全球格局对A股的影响偏正面。
从国内宏观经济来看,马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望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消费、投资以及外贸的增长在企稳后或略有回升,经济结构转型仍将持续。“预计马年社会需求继续增加,上市公司销售环境有所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将会在2013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整体业绩增长应该在17%左右,同时不同上市公司业绩也将继续显现结构性变化。”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李永森教授表示。
而民生证券研究院策略分析师李少君预计,剔除金融股后,上市公司马年整体盈利增速将在9%左右,较2013年或有小幅下降。毛利率不振将是制约企业盈利大幅改善的主要拖累。
他表示,在马年宏观经济增速趋稳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两个不确定性因素:一是流动性紧张和信用风险;二是地方债风险化解问题。但供给改革、结构调整和外部环境好转等带来的红利,仍有望支撑A股市场演绎震荡式的慢牛行情。
“随着周期波动和结构演进开始呈现趋势性态势,马年周期和成长性板块都将存在一定机会。”周金涛说,尽管增长乐观,但流动性的收缩以及资金成本的持续高位,很可能难以避免。
东兴证券认为,马年影响A股大环境的逻辑主要是流动性和供给,预期马年宏观流动性可能继续偏紧,A股交易性机会或将较2013年有所下降。
尽管如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制度层面上的改革红利将给A股带来长期利好,有助于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总体上,中长期维持偏乐观的走势是值得期待的。“马年A股二级市场表现应好于2013年,可能会延续探底、筑底过程,然后确立底部、在平衡中寻找上行机会,全年收出阳线的概率较大。历史性底部将有可能悄然形成。”李永森说。
“白马股”何在?
虽然市场各方对A股马年走势预判上存在一定程度差异,但在一些主题性投资机会方面仍有较大共识。实际上,即使在弱市格局中,一些题材概念仍有可能脱离大盘指数,走出一波独立的上涨行情。马年里,投资者该如何找寻市场上潜在的“大白马”?
“马年宏观政策、经济结构调整、上市公司业绩、市场估值水平等因素将交替影响上市公司股价,不同上市公司比价结构会出现动态变化,震荡中的市场将蕴含着较多的结构性机会。”李永森表示。
2013年互联网传媒、自贸区、4G等主题机会大放异彩之后,目前改革和转型的预期在资本市场中体现明显,马年A股市场投资机会或将进入甄选超预期主题,并呈现出波段机会的阶段。李少君认为,大消费概念可贯穿全年,下半年可增配成长性题材。“从当前市场行情来看,成长板块估值存压,周期板块业绩反弹难持续,消费优于成长、周期。因此,上半年可关注消费、金融、防御性板块,下半年可逐步增配成长股,全年推荐医药、家电、传媒、非银行金融、通信和军工类个股。”
但周金涛表示,本次IPO重启之后,市场将更关注经济的基本面。虽然建筑地产等原有老主导产业可发掘的边际有限,但仍将继续发挥维持一定经济增速的作用;同时,以信息产业为首的新主导产业也正在崛起。“配置基本面改善和盈利能力加速增长的行业,或能收获盈利加速和估值提升的双重好处。”
除了把握主题性投资机会外,能对市场的全年走势特别是其涨跌的大致节奏有所预判,并能进行波段操作,这是投资者在股市里能马到功成的秘诀。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表示,1至4月份是年报披露阶段,新的现金分红机制发挥作用,将促成大盘蓝筹股引领升势。春节之后各项改革措施相继付诸实施,有望促成升势延续至3月份,并形成上半年的高点,而后出现回落。
“到了6月份,由于半年报业绩可能将保持同比增幅扩大的趋势,市场有望再度掀起业绩浪潮。而8月、9月为解禁高峰,很有可能形成全年重要顶部。不过,随着过高的涨幅透支了业绩预期,三季报业绩增速将出现放缓,市场可能在第四季度有所降温。”张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