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IT

电商冲到贫困一线 探索脱贫攻坚模式【3】

杨静 薛天  李平 何丰伦 
2018年10月09日08:21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小字号
原标题:电商冲到贫困一线 探索脱贫攻坚模式

  贵州:着力破解“最前一公里”困境

  近年来,贵州抢抓大数据产业发展先机,建设电子商务云等“云上贵州”平台,与阿里、京东、苏宁等企业合作,共建贵州扶贫馆,打造那家网、贵农网、黔邮乡情等地方特色电商平台,电商扶贫成效明显。与此同时,农特产品产业化、品牌化建设,加强冷链物流建设等工作的迫切性,也已引起业内各参与方的高度重视。

  贵州省商务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目前共建成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70个、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60余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0220个、快递物流服务点8875个,覆盖全省80%的乡镇,电商扶贫带动大批群众脱贫增收。根据规划,到2020年,贵州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3600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

  贵州省商务厅厅长季泓表示,电商扶贫增加了贵州农产品销量,激发了农村消费潜力,吸引了贫困户创业就业,拓宽了扶贫方式,为贵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贵州电商扶贫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

  首先,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贵州电子商务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凯表示,贵州外销的网货70%是农产品,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只有老干妈、茅台酒,由于大量农产品缺少品牌,在网络商品激烈竞争的时代,往往竞争力较弱。此外,贵州大部分地区仍然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主,没有建立涵盖生产过程、质量检验、分级包装、冷藏保鲜等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制约电商发展。由于业务量小,不少农村电商站点存活时间不到半年。

  其次,农村物流成本较高,网络信号差。从2016年开始做电商扶贫的贵州邮政下属的黔邮乡情项目组负责人魏钦说,贵州山区交通差、路程远,农产品上行成本很高,运输成本比平原地区至少高出30%至50%,运行成本高导致很多生鲜农产品没有价格竞争优势。此外,越是贫困程度深的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越落后,“拿着手机到处找信号严重打击农户接触互联网的兴趣。”

  第三,缺乏电商人才,贫困户较少参与。“在贵州发展电商扶贫,最关键的就是缺少大量精通电商技术又掌握相关产品信息、了解产品特点和市场行情的人才。”贵州贵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盖家杰说,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和农村特色产品的销售,一些电商经营户的客服服务、网页设计、产品文案等还要外包给沿海地区的公司。

  “另外,贵州农村电商扶贫中工业品下乡多、农产品上行少,小部分经济眼光独特、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受益多,个体经营户或贫困群众收益不大或毫无收益等问题也较为突出。”贵州掌上马帮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广说。

  针对这些问题,基层干部和电商从业人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周凯等人认为,加强贵州农特产品生产、采摘、分拣、包装等方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着力培育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持续完善农特产品质量追溯和检测体系,有利于黔货出山。另外,结合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推动“旅游+电商+农产品销售”模式,提高贵州农特产品在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而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则是破解物流“最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困境。桐梓县经贸局电商办主任江智会等人认为,物流体系是农村电商扶贫的基础保障,贵州应持续提高农村道路通达质量和农村网络通信覆盖率,合理规划设立农村电商网点;加快实现物流到县、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的物流体系,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前一公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加强全省冷链物流建设,减少农产品流通损耗,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助推黔货出山。

  针对农村电商人才较为缺乏等问题,魏钦等人建议,贵州除从人才引进政策上提升农村电商服务水平外,还要加强对乡村干部、小企业主、致富能手、贫困群众的电商培训,提升其电商认知和应用水平。同时,通过开展与高校、职业学校合作,定点定向培养本土化电商专业人才,为农村电商扶贫提供持续的人力保障。

  不仅如此,一些基层干部还建议,政府应加强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的考核跟踪,强化电商平台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提升农村电商服务农民、富裕农民的能力,增强贫困群众电商扶贫的获得感,避免电商扶贫沦为应付式的面子工程和极少数人套取国家资金的项目。

(责编:易潇、毕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