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IT

信息泄露、变味广告、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垃圾信息、自媒体炒作已成为当前最困扰用户的6种互联网顽疾

困扰用户的顽疾 避开互联网六大“迷魂阵”

2017年06月15日09:0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世界大网络,网络大世界,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互联网架起了无限可能。没有人会拒绝由此带来的便利,然而那些伴生而来的困扰烦恼也令人无法忽视。

  开放自由的表达环境令人欣喜,却也让语言暴力肆意横行,真相谣言真假难辨;通畅的数据共享惠及生活,却使得隐私保护漏洞频出,广告侵扰无孔不入;海量的内容生产丰富选择,却导致垃圾信息以次充好,庸俗炒作大行其道。

  网络异化的产物给用户摆下了“迷魂阵”。面对“互联网让我们更好了还是更不好了”的问题,你我的回答有多犹豫,相应的完善改进就有多急迫。

  讳疾忌医断然不可取,直面互联网的病症隐忧也不是为了否定技术升级的意义。对症下药才能让“副作用”消减,让“正能量”充盈。本期新媒体版推出《避开互联网六大“迷魂阵”》特别策划,试图识破迷阵、拨开迷雾,探求天朗气清、风景独好的网络空间。       

  ——编 者

  

  信息泄露深陷“无底洞”

  本报记者  董丝雨

  因个人隐私泄露而导致的精准诈骗频频发生,成为互联网健康发展道路上的一颗“毒瘤”

  刚刚注册成为某卖房中介的会员,就接到了贷款和装修的电话;在网上完成一场考试的报名,就收到培训班和能提前拿到考题的短信……个人隐私的泄露似乎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比较严重,84%的网民曾经遭受过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比如广告推销等。

  此外,因个人隐私泄露而导致的精准诈骗频频发生。去年8月,福建的陈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房管局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在准确说出他的姓名、住房等信息后,称陈先生的房子“可获7580元退税款”,陈先生按电话提示,在ATM机上给对方转账1万多元,事后发现遇到诈骗。

  越来越多形式“新颖”的诈骗花招,也让网友防不胜防:航班取消、奖学金发放、学费缴纳、发放补助金、电视节目中奖等诈骗电话和短信,无时无刻不在“轰炸”着人们的手机;各类钓鱼网站、克隆网站的存在,也让网友的个人财产安全岌岌可危。更令网友震惊的是,诈骗分子还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电话、住址,甚至网购的信息。

  《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照片信息、垃圾信息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915亿元。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性规定,目前已经有100多部,因此在法律层面不存在空白。但目前大量因隐私泄露导致精准诈骗案件发生,主要是因为我国网络实名制落实得不够好,没有完全做到身份证、电话卡信息与本人的一一对应。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按相关规定落实好网络实名制。”

  同时,他也提醒网民在社交平台谨慎“晒出”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行为信息,比如自己以及家人的照片、姓名,或者机票、购物信息等。此外,在网站或APP注册的时候要仔细阅读保密协议,根据其对个人数据使用程度来决定是否注册。

  

  变味广告营销“过了头”

  本报记者  吴  姗

  用户产生各种不舒适感,是因为广告营销精准度有些“过头”了,“刹车”或者“扭转方向盘”还需要时间

  最近,北京公务员小张家里在装修,闲暇时到某网络购物平台搜索“卫浴柜”。接下来几天,小张一上网,网页某个角落就会弹出“卫浴柜促销活动”等广告链接。一开始,他还有兴趣看一眼,可渐渐地发现这个“精准”服务不仅不靠谱,还有些“挥之不去”,有种被卖了隐私还被骚扰的感觉。

  这种经历很多网友都有过,自己在某个网络平台的浏览习惯、浏览痕迹,总是在其他网站体现。越来越多的网友质疑,数据共享是否影响到了个人信息保护?精准营销怎么就有了网络“牛皮癣”广告的意思?

  除了看似“走心”却让人不适的互联网广告,《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近一年来,微商朋友圈广告仍有些屡禁不止,卖假货、假代购、集赞加关注等营销信息还在刷屏;邮箱垃圾广告依然对用户继续“日常的问候”,有时候用户点开几十条新邮件竟全是花式广告。有网友感叹,“推送方式略显粗暴”。

  当互联网广告让用户有了营销骚扰的感觉,恐怕真得“治病”了。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詹骞认为,近年来,互联网服务一直朝着“提供更精准服务”的趋势转变,某种意义上,想要获得更友好的互联网服务,势必让渡一些个人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搜索内容等。去年发布的《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显示,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

  “现在,用户产生各种不舒适感,是因为精准度有些‘过头’了,‘刹车’或者‘扭转方向盘’还需要时间,需要行业达成共识。”詹骞强调,关于“精准服务”有两点需要重视,一是什么样的个人信息不能让渡,需要被保护;二是服务的精准度与用户体验度的关系如何平衡,这两点也是守住互联网广告底线的关键。

  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广告营销数量巨大、平台多样、渠道分散,其治理不能寄托于单向的监管,需要多方合作、不断增进对合法广告模式的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逐渐扭转广告乱象。用户也有能力屏蔽一些广告信息,对于广告没必要完全持负面态度,如果广告内容对接用户需求并且提供的是有质量的服务,也是有价值的。

  

(责编:沈光倩、杨虞波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