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IT

信息泄露、变味广告、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垃圾信息、自媒体炒作已成为当前最困扰用户的6种互联网顽疾

困扰用户的顽疾 避开互联网六大“迷魂阵”【2】

2017年06月15日09:0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网络谣言上演“狼来了”

  本报记者  许  晴

  网络谣言没有改变谣言的本质,只是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让传播更快、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

  近日,微信官方发布辟谣小程序,如果用户阅读或分享过的微信文章被鉴定为谣言,小程序会发送谣言提醒。网友留言表示“一定要转给爸妈”。

  曾几何时,公开透明、无所不包的互联网被视作“谣言终结者”,只需指尖一点,就可轻松求证真伪。可现在,谣言数量不降反增。据《2016网络谣言传播以及成年人认知情况研究报告》,六成以上成年网民经常看到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没有改变谣言的本质,只是提供了新传播媒介,让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网络谣言更善于紧抓时代热点、民生焦点和社会痛点,社会公平、食品安全、环境问题、医疗教育等,都是谣言高发区。

  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已成为互联网“毒瘤”。一位网友调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知道2011年抢的盐吧?我家的终于吃完了!”6年前,一条“加碘盐可防辐射”的谣言在网络发酵,几天内就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场抢盐风波:货架上的食盐被抢购一空、黑心商贩哄抬盐价,有人甚至囤积了1.3万斤食盐……

  网络谣言的受害者不只有网络用户。最近,网络热传“晋江塑料紫菜”谣言,让当地紫菜生意一落千丈,某农户家的15吨紫菜滞销,直接经济损失达20万元。即使辟谣成功,谣言听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也让经济和名誉损失难以挽回。

  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和腾讯较真平台勾勒了一幅“谣言易感人群画像”:女性、老人和未成年人、农村地区人群、低学历者更易受到谣言影响。对用户而言,除了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更要能辨谣。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建议:“用户看到新信息时,不仅要看消息的可信程度,还要看消息源的可信程度,重要信息应求证于权威媒体,才能够尽可能避免被谣言误导。”

  治理网络谣言离不开多管齐下。“第一,要完善规则,如政府制定政策法则,平台制订行规协议;第二,要利用专业资源,打击有组织犯罪或形成产业链的谣言信息。”姜奇平说。

  

  网络暴力乱施“杀威棒”

  本报记者  许  晴

  当“曝光”失控,当网友以蛮不讲理的态度和恶毒下流的言论中伤当事人,监督就异化成了网络暴力

  “粉丝尾随打扰偶像高考”“大爷大妈霸占篮球场跳舞”“女留学生发表辱华演讲”……热门新闻的评论区总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这人是谁,人肉出来!”“长这么丑还好意思干这种事,不要脸!”……

  在“有图有真相”“围观改变中国”的口号下,“发到网上曝光你”这句话一度颇有震慑力。曝光肇事逃逸的司机或只抽名烟戴名表的政府官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安全和正义。但是,当“曝光”失控,当网友以蛮不讲理的态度和恶毒下流的言论指责中伤当事人,甚至用人肉搜索等手段曝光当事人隐私,骚扰其现实生活,监督就异化成了网络暴力。

  去年,一位内地男明星因为“外界发出的歪曲事实和中伤他的言论报道”导致抑郁症加重,离开了人世。2008年,韩国曾有5名艺人因网络暴力连续自杀,引发了一场“善帖运动”,告诫网友人言可畏。

  网络暴力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千夫所指:社交网络时代的道德制裁》这本书里,作者拜访了许多位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发现大部分是普通人,只因为在公众场合或者社交媒体上做了错事或发表错误言论,就招致毁灭性的网络羞辱和人肉搜索。网络暴力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还波及他们身边的人,其影响和恶果难以消弭。

  用户在网络暴力中扮演的角色,随时可能在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转换。“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不要对别人这样做;在现实中不能做的事情,在网络上也一样不能做。”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

  网络暴力侵犯了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甚至生命健康权,受害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此外,网站应落实网络实名制,媒体也应坚持新闻伦理。”朱巍说。

(责编:沈光倩、杨虞波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