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魯春叢:加快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演進升級

人民網北京9月23日電 (申佳平)“新基建、新經濟在減緩經濟下行、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在今日舉辦的“新基建新經濟高峰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叢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我國發展數字經濟帶來重大歷史機遇,應該重點加強三方面工作,持續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演進升級,壯大數字經濟。
魯春叢介紹,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54萬個,5G終端連接數超1億。工業互聯網步入快車道,建成東南西北中五大國家頂級節點,上線運營60個二級節點。具備影響力的平台數量超過70個,國家安全態勢感知平台功能進一步增強。數據中心連續多年保持30%高速增長。新基建的融合應用覆蓋30多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一,對GDP增長貢獻率達68%。
“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日益成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這些高科技領域,既是基礎設施,又是新興產業,既有巨大的投資需求,又能撬動龐大的大消費市場,乘數效應顯著。”魯春叢同時指出,應該重點加強三方面工作:
一是增強基礎支撐能力。加快5G布局建設,深化共建共享。加強工業互聯網網絡、平台、安全三大體系建設。引導數據中心、邊緣計算節點合理布局。啟動人工智能、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建成覆蓋全國、技術先進、品質優良、高效運行、全球領先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打通信息大動脈,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
二要提升融合應用水平。推動新型數字基礎設施與制造、能源、交通、農業等實體經濟各領域的融合應用,推廣數字化研發、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規模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新業態。深化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在教育、醫療、衛生、應急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
三要健全安全保障體系。完善數據流動安全風險管控制度,壯大安全產業。提高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的安全風險防范和應對能力。全面提升5G網絡、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水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