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倪光南:互聯網的技術體制方面有待於創新

2020年01月10日18:06 | 來源:人民網-IT頻道
小字號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發表主旨演講。(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楊代武)1月10日,由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指導、人民網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主辦、巨掌互動科技協辦的首屆移動互聯網應用安全發展峰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本屆峰會以“5G互聯 安全先行”為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題為《關於互聯網安全的探討》的主旨演講中表示,我國移動通信發展5G,基本上做到了核心技術和資源不受制於人,網絡風險基本可控。但互聯網技術體制方面有待創新,網絡安全需求也有待於整體進行全面考慮。

致辭全文如下: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互聯網安全是個大題目,我想談一些粗淺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首先,互聯網有不同的形態,互聯網最早是用固網,現在移動互聯網是把移動通信網和互聯網融合在一起。還有現在正做的空天地一體化互聯網,就是通過衛星通信、移動通信和固網聯結的一體化的互聯網。還有工業互聯網,把工控設備、傳感器等等都聯結在互聯網中。所以說,互聯網的聯結范圍越來越廣。

我下面著重講一下依托固網的互聯網方面。回顧移動通信網的發展,這些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這裡給大家提的發展,著重是考察核心技術、核心資源這兩個方面。在核心技術、核心資源方面,我提兩個指標:一是傳播介質,二是技術體制。傳播介質屬於核心資源,技術體制屬於核心技術。隨著需求的發展,通信網空口所用的頻譜也在不斷地發展,由國家統一地進行分配、管理。固網傳輸介質從同軸發展到光纖、單模光纖、多模光纖、WDM/DWDM等等,發展非常快,傳輸速率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相應地,我們看到技術體制: 1G、2G、3G、4G、5G也是不斷在發展。每一代技術體制的發展差不多都是數量級的提升,而且是全面的提升。回顧移動通信網絡這些年的發展,我們看到傳播介質和技術體制的發展,基本上可以說是同步或者協同發展的。

那麼,互聯網的發展情況怎樣呢?固網傳輸介質的發展情況和上面所說的通信網絡是一樣的,但是技術體制的發展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互聯網技術體制主要是協議,在互聯網協議群中最重要的協議是IP,是IPVx,即IPV4、IPV6等等,我認為這方面發展不大。我們看到,這些年在通信上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IP協議50年來發展不大。可以說,互聯網的技術體制是跟不上傳播介質的發展,介質已經從原來的同軸電纜變為先進的光纖通信,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帶寬和可靠性,但這個IP體制基本上還是50年前互聯網出現時的協議,有些改進但無法與通信從1G到5G這種顛覆性的變化相比,也就是說互聯網技術體制和傳輸介質的發展還不大相稱,在信息領域,一項基礎核心技術,50年基本不變或很少變化不符合一般規律。

如果拿移動通信網和互聯網的網絡安全做比較,移動通信網做得比較好,這些年,在這個領域我們主要依靠自主創新和國家支持有很大的發展,我們在1G、2G幾乎是空白,到了3G是跟跑,4G是並跑,5G是領跑。總體來講,我們目前在移動通信網基本上做到了核心技術、核心資源不受制於人。例如5G全世界其他地方都還沒有做,我們就可以自主決定推進,不必像互聯網領域那樣需要別人認可,給別人簽協議,我們中國就可以自己作主。

我國互聯網領域相對移動通信網而言做得較差,因為在互聯網領域我們基本上依靠引進,總體還是跟跑。這裡,我們並沒有涉及互聯網應用這個層面,而是關注於互聯網的核心技術、核心資源。這方面的情況是:目前為止,發達國家仍然是互聯網核心技術和核心資源的掌控者﹔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這說明,在互聯網領域我們還要做更多努力。尤其是我們已經看到,技術體制方面的發展遠遠落后於傳輸能力的發展,遠沒有移動通信做得那麼好,這是擺在我們面前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我們認為,現在互聯網技術體制方面有待於創新。如上所述,作為互聯網的核心技術,像IP協議,50年裡居然沒有重大發展,這種情況在信息領域是不太多的。而且,像網絡安全這種需求,在互聯網初期是沒有考慮的,正因為如此,在現有技術體制下,往往隻能修修補補,很難從根本上提升網絡安全。所以,如何大幅度增進網絡安全?也對互聯網技術體制的創新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我們看到,近日俄羅斯舉行國家級“斷網”演習,這反映出世界各國都越來越關注網絡安全。大家要對網絡安全進行正面考慮,不是把這些問題掩蓋起來。是否能真正增強網絡安全應當通過實踐來証明。而且,網絡安全不僅需要能抵御黑客的攻擊,還要考慮網絡戰這種高強度的攻擊,從這個角度考慮,互聯網技術體制的創新就更有意義了。

目前我們看到,我國除了有圍繞IP協議的一些改進以外,也有一些創新技術體制出現,像視聯網、標識網等等,這些創新都值得大家關注。當前互聯網存在的一些問題,特別是核心技術與核心資源被人掌控的問題,有可能通過發展創新性的協議得到較好的解決。

(責編:董思睿、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