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互聯網催生公共服務新模式

 徐佩玉
2018年12月05日08: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在家叫外賣,出門叫滴滴,付款用微信。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新零售城市”的打造,減輕了人們出門的負擔,一隻手機即可暢行無阻。而對於那些尚不能用手機解決的問題,民眾愈發感到不便。因此,政府也正面臨著“數字化”發展的考驗,如何將各類公共服務統統裝進手機?各類新型公共服務模式應運而生。

出行“無紙化”普及

近年來,“無紙化”開始在交通領域普及開來。

移動支付為城市出行“無紙化”提供可能。從過去的月票、紙質公交車票,到后來的市政交通一卡通,再到如今的“易通行”,如今城市出行隻需要帶一部手機即可。除了車票逐步實現“無紙化”,今年8月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還停止了定額紙質發票的提供,開始推行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無紙化”既節省了紙質票據制作成本,也加快了市民進出站速度,緩解了公交站、地鐵站排隊問題。

坐飛機雖然在路程上節省了很多時間,但是總要預留2-4個小時去完成登機前的各種程序,不僅浪費旅客的時間成本,對機場來說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如今,中國民航已經推廣了如電子通關、自動值機等新技術,旅客無需打印紙質版登機牌,憑借手機裡的電子登機牌即可安檢、登記。經常坐飛機出差的鄭先生表示“現在飛國內不需要提前2個小時到機場了,直接在手機裡存好電子的登機牌就行,非常方便。”電子登機牌為旅客節省了時間,簡化了登機流程,也使得機場減輕了工作負擔,進而更有余力去提高服務品質。

坐高鐵,進站、上車、出站需要多次使用紙質車票,難免手忙腳亂。記者調查發現,在部分高鐵站仍然需要同時出具身份証和紙質車票才能進站安檢,進站口常常排起“長龍”。一張小小的紙片容易弄丟,但是一段存於互聯網的數據卻很難消失。如今,鐵路部門也開始試推行“無紙化”模式。11月22日起,海南環島高鐵實行電子客票服務試點,直接刷身份証進站乘車。預計明年,電子客票將在全國高鐵推廣。隨著一張張紙質票據變成一個個二維碼,人們的生活因互聯網而更加美好。

政府“數字化”轉型

互聯網的觸角已經伸入政府部門,打造“數字化”政府勢在必行。微信早在2014年就開設了“城市服務”,用戶可以在微信界面內得到包含醫療、交管、交通、公安戶政、出入境、繳費、教育、公積金等16項民生公共服務,成為“互聯網+公共服務“最好的落地平台。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任志武曾表示,截至2018年10月底,中國已建成了全國一體化的數據共享交換平台,開通了超過1000項面向全國的數據共享服務接口,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堵點問題超過70%已在全國有效疏解。

2017年8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挂牌運行,成為中國第一個互聯網法院。截至2018年8月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已受理各類涉網案件12078件,審結10397件﹔涉網案件開庭平均用時28分鐘,平均審理期限41天,分別節約了3/5和1/4的辦理時間。

互聯網辦案會不會隻快不好?從數據來看,杭州互聯網法院一審服判息訴率高達98.77%,民事調解自動履行率也高達98.50%。杭州互聯網法院院長杜前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公共服務”論壇上曾說“我們50人一年辦了1.5萬件案件,而以往,我們辦1.5萬件案件需要200位法官”。可以說,中國第一家互聯網法院運行1年多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教育“線上化”實現

近年來,各類線上輔導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實現了足不出戶學遍天下。然而,這些輔導班的開設大部分屬於市場行為,並非公共服務。如何在公共服務領域更好地實現“互聯網+教育“是相關部門工作重點之一。

各地紛紛推進教育互聯網化進程。廣西壯族自治區11月28日舉辦的全區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優秀課例展示觀摩評選活動,吸引了全區3700多名教師觀摩學習智慧課堂。今年7月,教育部將寧夏回族自治區確定為全國首個“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到2020年,寧夏將基本建成教育大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成覆蓋各個教育學段、學科、專業的教學資源庫,還將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利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等等。

在教學反饋方面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教學活動和學生行為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和反饋,方便老師和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改變以往“大水漫灌式”教學為針對性輔導。大數據的使用,既推動了個性化學習的實現,也可以有效預防學生出現心理問題。

隨著資本紛紛涉足教育領域,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新技術實現與教育的融合發展,以提高教育質量,拓寬教育普及范圍。

互聯網催生了各類新型公共服務模式,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節約了社會資源。

(責編:易瀟、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