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IT

中国教育装备研究院施建国:线上线下相结合将成教学常态

2020年05月18日16:18 | 来源:人民网-IT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疫情期间,以钉钉为代表的数字化协同平台上升势头迅猛。当前,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新基建,中国数字化进程必将全面加速。全面深入的数字化将给中国企业带来哪些变化?人民网近日专访了中国教育装备研究院副院长施建国。

访谈嘉宾:中国教育装备研究院副院长 施建国

Q:疫情之后的中国,数字化和教育的融合进程处于什么阶段?数字化对教学的赋能是否会常态化?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划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和创新”四个阶段。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教育系统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因地制宜,组织各地各校师生开展大规模的居家在线学习。

作为特殊时期的应急预案,虽然不代表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常态,但这次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充分体现了近十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也为中国教育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促进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奠定了新的基础。

技术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始终伴随教育的发展。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作用。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特点,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中就强调:要把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我认为,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逐渐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将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应有之义。这一方面体现了新时代技术和教育关系内涵的深化,我把它归纳为三个方面:技术作为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技术作为工具创新教学形式和方式、技术作为思维改变教育形态。

同时,也意味着技术将全方面实现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和创新,主要体现为六个方面:即应用技术改变教学活动空间、应用技术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应用技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内驱力、应丰富教育的供给方式、应用技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应用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精准化。

Q:钉钉作为数字化平台是否能够成为教育领域的数字新基建?

A:新冠疫情暴发以后,阿里巴巴钉钉团队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充分发挥阿里巴巴的技术和服务优势,配合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做了大量在线管理与教学服务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也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一,钉钉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钉钉平台的基础能力进行管理升级,在此基础上汇聚生态企业的优质资源与服务,打造“开放、跨界、众筹”体验极致的生态体系。这一方案更加符合教育信息化2.0的方向,贯彻“融合创新”的核心要义。

第二,钉钉源于阿里巴巴集团,在计算力、云存储、移动互联等核心技术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基于这些核心技术,钉钉着力在容量、性能、安全和稳定四个维度构建通讯能力。在疫情期间,集团紧急为钉钉扩容了10万台服务器,针对在线直播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和专项保障。

第三,钉钉全面构建安全能力提供保障,为各地各校提供绿色、安全、开放、有序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钉钉能够打造数字化“新基建”,服务全国教育信息化。

Q:数字化教育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变革?是如何推动教育普惠的?

A: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路径。教育信息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引领教育的变革:

一是教育理念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是因为教育既受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工业时代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把已有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进入信息时代,要求教育能够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帮助学习者激发学习动机,促进个性化发展。

二是教育供给方式的变革。开放众筹和多元汇聚将成为教育供给的基本思路,教育从单一的教育系统供给走向开放化的社会供给。师生不仅成为知识的消费者,而且通过在线直播、线上分享、同济互助等,成为知识的生产者,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开放和共享。如温州市实验中学、温岭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学校在拓展性课程的实施中,引入了社会专业人士、镇长担任教师,这就是一种教育供给的一种新机制。慕课等大量在线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成为师生教与学的重要内容。

三是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创新。信息时代的教育要以互联网、数据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创新教育教学的组织方式、学习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和管理方式,进而构建新型的教育生态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具体来说,将全面建成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情境化、多样化为特征的智慧教育环境;基本形成面向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灵活、个性化教育的教育供给和服务方式;教与学方式普遍优化,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成为常态,从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以线下讲授为主转为线下线上相结合,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建构为主。学生的学习更加强调体验性、群体性、技术支持和个性化学习,强调在面向真实情境的学习和跨学科的学习。

四是教师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触发教师角色的快速转型,让大批教师从繁重和重复性脑力劳动或者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基于技术的教育教育能力,通过应用技术让学生享受最适合的教学。信息素养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师不仅仅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学会应用技术创新教学。技术不会取代教师,但是使用技术的教师,却可以取代不用技术的教师。

五是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进入智能时代,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基于数据规范和共享的数据应用将创新教育管理的方式,逐步从传统的政府单向管理走向多主体协同共治,由垂直管理走向扁平化管理,从经验型管理走向数据型管理,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有效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数据驱动的精准治理将通过基础数据实时共享、师生精准画像等为破解当前教育管理中的招生、评价、个性化教育等人民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提供新的路径,增强人民群众对更多更好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编:赵竹青、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