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IT

5G青年团队 彰显中国力量

2020年04月27日14:36 | 来源:人民网-IT频道
小字号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正在开启万物互联的新时代。构建全球互信的5G技术标准体系,已成为产业界的共同目标。过去一年,进入5G商用元年的中国,在5G核心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终端厂商之一vivo,更是在标准化工作中处于领跑者位置。

  向3GPP标准化组织提交5G提案超3500篇、累计申请5G发明专利2000余项、推动5G终端多项技术研究并为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项又一项辉煌成就背后,是致力于中国智造、默默奉献的先锋科技企业,更是其旗下执着于标准化研究、光芒闪耀的5G青年团队。

  打造行业人才基地,持续构建一流成长平台

19年新生加入团队(受访者供图)

  2017年初夏, vivo通信研究院迎来第一批学员——12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将作为5G标准化研究的培养对象,开始全新的学习和生活。

  通信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研究,是业内公认的、需要长期学习和技术积累才能显效的工作,培养刚毕业的大学生,无疑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因而,许多公司追求“性价比”,更愿意招收成熟人才。

  vivo却没有这样做。当时的vivo通信研究院,刚刚成立不到1年,行业专家人数规模并不大,为什么要吸收这么多“新人”加入?

  “我们这个集体,是跟整个国家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vivo通信研究院深圳研究中心负责人张晨璐记得,当初做这个决定,vivo的思虑十分长远,“大家都认定:3G突破,4G同步,现在到了5G时代,是时候由中国来引领世界通信技术发展了。”

  从跟随到引领,vivo深谙一个准则:创造未来,要靠积累和沉淀,更要寄望于年轻力量。标准化研究门槛高,人才难求,如果没有企业机构来培养新人,行业就要走向没落。

  这是一条难走的路,更是关系到国家通信产业兴衰的必由之路。几番探讨考量之后,vivo决定成立通信研究院,除了广招行业一流人才,还积极吸纳优秀应届生,以老带新,为国家通信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发展培养新生力量。

  一切从零开始,困难重重。应届生培养是研究院工作的重心,但大学资源集中在深圳,成熟人才则多在北京,研究院就建立双导师制度,每位学生在两地都有老师及时响应、协助指导;每一名应届生接受水平、性格特点都有不同,导师们为其制定了专属的成长线路和技术线路,执行三个阶段长达三年半的培养跟踪;标准化研究没有前沿经验可以借鉴,张晨璐甚至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了一本教材,这一名为《从局部到整体:5G系统观》的书籍,不仅为研究院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指导,还入选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

  三年风雨征程,研究院规模初现,一批又一批标准化人才快速成长走向国际标准化舞台,老、中、青构成的人才梯队,让健康而持续的研究成为可能。“我们是在为产业、为国家培养人才,这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耐力’,也是一个企业的眼界和胸怀。”张晨璐说。

  日益成熟的专业人才队伍为5G标准研发提供了坚实支撑,当前vivo通信研究院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5G后续版本的预研和标准制定工作,积极牵头推动关键项目,为全球5G标准化进程贡献力量。

  尽管6G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截至目前vivo已经参加了行业发起的B5G/6G专题讨论,并还将继续积极参与业界组织的6G相关议题交流,与国内外高校展开紧密合作,深入开展6G技术研究,推动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发展。

  实战培养“年轻榜样”,中国力量闪耀世界舞台

RAN1会议线下各公司代表聚会(受访者供图)

  出生于1993年的梁冬始终记得,2018年初,出现在3GPP标准化组织会议上的自己,是整个会场最年轻的参会代表。

  面对来自世界一流企业、不同肤色年龄的面孔,梁冬有点紧张,但又特别激动和自豪。“我当时毕业回国还不到一年,会场上其他的参会者,至少都有十几年的通讯工作经验,能跟他们一起讨论问题,是很受益的。”

  这是vivo的大胆之处,更是独到之处。对于标准化研究来说,参与国际高规格会议,是极为难得的增长见识、学习锻炼的机会。但是,出国参会费用高,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在真正成长起来之前,参会输出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许多公司派出的都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相对成熟的员工。

  vivo的年轻人,则从起点就获得了世界一流的平台与机遇。2017年起,vivo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年轻的研究员参会。临时参会、试行常规参会、常规参会……不同形式、不同力度,但参会的机会总是能出现在年轻人眼前。据统计,2017/18届的大学生中,有多达30%的成员,在常规参会中得到锻炼。

  5G标准化是信息通信领域世界顶级的科技 “竞和”,与全世界一流的资深专家对话与碰撞,让这些年轻人快速建立清晰的目标,对这项工作充满热爱,也找到差距和方向,更找到自豪感。

  “最开始还会有紧张感,但当你代表中国的企业去发言,去推动提案,去表达观点,那种强烈的自豪感,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梁冬说,每一次参会,都是一次快速的成长:作为前台骨干,独立承担某一项技术方向的向外推动,感觉就像是一名推动标准的前线战士,要有冲锋的勇气,更要有战略决策的智慧。

  很多人在参会中习得了经验,也提升了技术、语言和沟通的能力,“当你能够面对来自全球数百名技术专家,有理有据地呈现并论证vivo支持技术的优越性,并最终得到认可时,你会觉得非常骄傲。”梁冬说,“那是作为vivo代表的骄傲,更是作为中国代表的骄傲。”

  实战当先,是vivo青年力量培养的重要原则之一。除了参加国际会议,vivo还将优秀的大学生任命为内部项目的项目经理,从研究、管理、计划和执行多个层面全方位地锻炼能力。截至目前,已有43%大学生作为项目经理,牵头内部研究。

  发力全球“标准战场”,对标未来打赢科技擂台

  朝气蓬勃,不仅是vivo前台队伍的特征,除了年轻化的参赛代表,埋首于后台工作的研究骨干与仿真骨干中,同样不乏青年力量。

  张晨璐坦言,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年轻人点滴的成长,都倾注了全公司的心力。初期时,很多年轻人只能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如果算上导师带队伍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有时甚至会成为一种“负担”。

  “但我们确信,这是必经的过程,成长会有阵痛,也一定会结出硕果。”张晨璐说,在这个过程中,研究院特别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生活氛围,让初出校园的年轻人迅速融入集体,在组织的关怀中成长起来。

  从事仿真工作的姜卫,刚毕业时是不折不扣的技术“极客”,喜欢研究电子产品,大多数时间与自己相处,面对不熟的人习惯沉默。进入研究院后,导师会经常找他谈心、聊天,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会付出巨大精力,第一时间进行协助、响应;团队会组织活动,大家一起徒步户外、吃自助、看电影;办公室里有咖啡机、电冰箱,也有照片墙,记录下成长的点滴。

  “有团队支撑着你,不仅让你感觉温暖,在技术上也会更加自信。”姜卫说,就是在这样的集体生活中,自己快速地完成了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转变。如今,他已经是团队验证技术可行性和优越性中的仿真骨干,被刚入职的年轻人视为标准研究的幕后英雄,更是学习的目标和榜样。

  同样年轻的刘思,是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女性成员。“学生时代,我不太习惯主动表达想法,但三年vivo生活改变了我。”刘思说,女性导师的榜样力量、平台包容共生的工作氛围,深深地影响着自己,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历练。

  与姜卫、刘思一样,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在研究院中成长起来,成熟起来,成为项目经理、团队骨干、标准化研究的中坚力量。

  蓬勃的青年力量也助力vivo在5G时代筑起牢固的竞争壁垒。依托5G标准制定工作的投入与成果,vivo成为5G商用的积极推动者。自去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布5G商用牌照以来,vivo相继推出了多款5G商用手机,逐步建立起一支覆盖2000元-6000元全价位段的“5G舰队”,大力推动5G手机普及。尽管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国手机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vivo在短时间内加快恢复产能,从3月下旬开始5G手机日产能已突破10万台。

  “他们是研究院团队进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也是中国5G标准化事业的亲历者。”张晨璐说,这些在5G演进的标准战场上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未来还将成为6G标准战场上的主要担当,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科技力量。“vivo要做的,就是成为青年战队成长的土壤、基石和动力。”

  注:除张晨璐外,其余为化名。 

(责编:赵超、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