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IT

逃离无人车公司:一个寻找接盘侠失败的骗局

2019年05月06日08:15 | 来源:新京报
小字号
原标题:逃离无人车公司:一个寻找接盘侠失败的骗局

  《我为什么逃离无人车公司》讲的两个情形都值得关注:一是自动驾驶领域有些“骗子公司”,这值得警惕;二是在技术发展中,地方政府决策正变得日趋成熟,这值得欣慰。

  这两天,一篇名为《我为什么逃离无人车公司》的文章在网络热传。

  这篇以程序员口吻叙述的文章,讲述了一家无人车公司的老板把无人车当圈钱工具,对内骗员工、对外企图蒙骗地方政府、等待国有车企接盘,但最终没有成功的故事。

  “骗子”无人车公司的博傻游戏

  一家几乎建立在谎言之上的公司,虽然“有人驾驶”,但无疑没行驶在正道上。

  从文章内容来看,这家无人驾驶公司的创始人是在玩一个“博傻游戏”,以求得暴富机会。

  尽管文章只是一家之言,但结合无人车公司最近曝光的许多负面新闻看,这位“工程师”所述的“博傻”现象,可能也反映了当下自动驾驶行业的某种现实。

  博傻理论是指在股票、期货市场等资本市场中,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

  在技术风险投资市场中,也同样如此。在风口中,人们总预期有一个更大的投资会来买单,所以采取各种坑蒙拐骗的手段,搞一个花架子公司,希望能脱手变现,很多互联网泡沫就是这么形成的。

  这当然是个骗局。谨慎对待技术爆发式发展中的泡沫与虚假繁荣,也是其最重要的启示。

  但也应看到,这也是市场中常见的现象。投资与投机,总是共存的。

  技术风投要花自己的钱去试错

  技术风投,也是一个不断地去试错的过程,并且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花自己的钱去试错。

  在这场博傻游戏中,一些地方政府起到了关键性的放大作用。

  正如张五常所说,他认为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做对了的事是“县域竞争”,也即区域竞争,对地方的GDP考核,使得地方有动机争夺潜在技术,从而获得未来的GDP增量,就业机会,提升产业结构。这也就是林毅夫所说的因势利导的产业政策的精要所在。

  但是,这未必就有效。

  在这家车企构造的骗局中,国有车企是预期中的接盘侠。

  但由于国企并非完全考虑私人利益,效率存疑,所以很多时候,有的企业参与无人车驾驶行业,也不在于长远,而目的在于下一个接盘侠——政府补贴。

  以新能源车补贴为例,财政部2016年组织力量,共对93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一份详尽的骗补名单显示,72家车企涉嫌不同数量和金额的骗补行为,涉及车辆共计76374辆、涉及骗补金额达到92.7亿。

  技术发展中,地方政府正在变得更加成熟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当下国内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自身在技术试错、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天然弱点,所以也采取了给地、给政策但不给钱的方法。

  这极大地避免了浪费。因为相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土地、资源、政策其实边际成本并不高。而且,由于政府收紧了财政补贴,整个环节中的投资者都更加谨慎,国有车企谨慎了,风投机构也更加谨慎。

  最终就出现了这篇文章所说的——直到这位程序员离开,公司仍然没有找到接盘侠。

  所以,这篇文章讲的两个情形都值得关注:一是自动驾驶领域有些“骗子公司”,这值得警惕;二是在技术发展中,地方政府决策正变得日趋成熟,这值得欣慰。

  目前自动驾驶行业有阴暗面,这并不奇怪。但从长远来看,自动驾驶的大趋势不可阻挡。

  但大趋势归大趋势,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员工、合作企业,加强对骗子公司的甄别能力,依旧重要。也只有市场和政府都愈发理性,那些妄想靠玩概念、骗接盘、圈一笔钱就走的无人车公司,才能逐渐“无路可走”。

  □刘远举(专栏作家)

(责编:孟哲、杨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