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由虚向实 商业化前景可期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不再是抽象的概念,也并非遥不可及的“高科技”。过去一年,人工智能技术渗入各行各业,除了在热门的金融、安防、医疗等领域继续融合外,也进入更多领域。作为支撑这些场景应用的技术,计算机视觉领域也实现了较好的商业化落地,相关创新创业尤为突出。2018年以来,资本的热情也并未消减,且大多都流向真正具备AI技术的头部企业。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若中小型企业想利用人工智能发展契机,实现赶超发展,就一定要有“一技之长”,专注于特定应用场景,并且做到极致和行业领先。
投资 资本加速流向头部企业
2018年,在政策推动下,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加速,市场规模扩大,成了各方资本的“香饽饽”。据清科资本的投研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人工智能行业融资额超过450亿元,相比2017年的260亿元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寒武纪、旷世科技、商汤等第一梯度的企业获得了市场大部分资金的投资关注。
记者从天眼查发现,AI芯片研发商寒武纪在去年6月获得数亿美元的B轮融资;计算机视觉服务提供商依图科技在2018年6~7月进行了两轮融资,共计3亿美元;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商汤科技在2018年9月获得10亿美元的D轮战略投资,该企业在2018年上半年还进行了两轮融资,合计超过12亿美元。
从这些获得高额融资的企业来看,它们都是真正具备AI技术,且能解决各行各业问题的人工智能头部企业。顶点财经分析师徐阳告诉记者,为了规避风险,很多投资人会选择跟投一些大的项目,因此资本也加速向一些人工智能的头部企业聚集。
除了青睐头部企业外,投资者还有哪些偏好呢?华映资本合伙人章高男在“投资家网·2018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上谈到,他的AI投资理念主要有两大部分:首先是技术底层部分,因为底层技术解决普适性问题,往往是最容易赚钱的;二是偏向B端的上层应用,企业可通过AI解决相对核心的问题,并同时利用数据和AI产生行业的联动效果。
在该峰会上,同创伟业合伙人张文军则表示会更看重人工智能人才。“我们投人工智能公司,离开了核心的人工智能人才是比较难的。”在张文军看来,人工智能的创业团队最好是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如果团队中有工业界的人士,又有管理人才结合,这样的项目成功概率就会很大。“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也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目前来说,最大的危机可能还是大家对它的期望过高。”
赋能 AI+医疗成潜力场景之一
目前,人工智能作为驱动力,已逐步渗透安防、交通、医疗、教育等传统领域。其中,医疗也被业内认为是较有潜力的落地场景。“优质的医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长期稀缺,AI的价值在于可以通过技术路径把专家的智慧标准化、智能化、技术化。”天亿投资创始人俞熔在寻找中国创客第四季夏季峰会“破局医疗AI的商业化困境”论坛上曾表示,目前中国有几百万名医生,大家都希望看其中5%的专家,未来能把医疗资源放大的模式都是有机会的。
在AI+医疗领域,巨头企业的布局方式也各有不同。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百度投资了海外2家AI药物研发企业(Atomwise、Engine Biosciences);阿里云ET医疗大脑继续为创企提供技术平台;腾讯投资医疗AI公司晶泰科技、体素科技,继续发展以AI医学影像和AI辅助诊断为主的“腾讯觅影”;科大讯飞则在布局智能图像、辅诊系统、慢病管理等。
记者梳理发现,AI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有智能影像、智能放疗系统、语音电子病历、导诊机器人、药物发现引擎等。其中,AI医学影像是AI+医疗领域最热门的领域。据火石创造统计,目前国内从事医学影像+AI的企业已经超过了100家。
从盈利模式来看,“软件费用收取”是这些企业的主要来源,比如汇医慧影和健培科技等都靠云系统、云存储服务向医院收费。依图科技在这方面虽有自己的另外打算:潜在付费方有可能是保险公司、体检中心、药厂等,但目前还在探索中。
亿欧智库认为,AI医学影像的盈利模式已较为清晰,但现在谈盈利能力还为时过早,未来国内外医疗器械厂商可能会与做AI软件系统的创企探索合作方式。“对创企而言,能够借助医疗器械厂商的资源实力和软硬一体化的高附加值服务,快速找到盈利的路径;对医疗器械厂商而言,一方面能够使产品附加值更高,另一方面提升企业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变现
计算机视觉企业被看好
目前,AI商业化落地是业内关注的共同话题。其中,计算机视觉也被认为是变现最为顺利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如今,国内视觉AI领域中也涌现出了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四小龙”为代表的创新企业。除了创业公司外,互联网巨头如腾讯、百度、阿里、金山等也在加紧布局。此外,海康、大华、易华录等传统安防厂商也在积极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在2018年10月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达到80.2亿元,同比增长166%,预计未来三年我国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新思界预计,除了安防、人脸识别外,计算机视觉在自动驾驶、机器人、物体检测等领域的应用也将崛起。
至于人工智能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变现,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陆峰则向记者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一样,是一种通用目的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变现其实跟互联网技术变现模式也是类同的,走平台化路线,和实体经济融合创新是其主要模式。”
陆峰认为,相比BAT等大型企业,中小型初创企业在技术、人才和应用渠道等方面都无法比拟,若想利用人工智能发展契机实现赶超发展,甚至成为独角兽,必须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专注于特定应用场景,并且做到极致和行业领先。”在他看来,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企业都是利用企业在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专长才能脱颖而出。
机构声音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化落地依然以G端政府和B端企业场景需求为主,C端消费者相关应用爆发时点未到。就国内而言,配合自上而下各地政府逐渐下沉并细化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B/G端需求有望先行成为AI发力主场。”
——东方证券
“在行业应用方面,我国在智能机器人、智能金融、智能医疗、智能安防、自动驾驶、智能教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预计到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关联性、协同性将显著增强,人工智能产业协同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赛迪智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