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IT

让短视频赋能主流文化

马  涌
2019年01月04日08:1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近年来,中国流行文化产品“出海”成为常见现象。据媒体转引研究机构数据,抖音国际版TikTok风靡日本及东南亚市场,在美国的月度下载量曾经力压“脸书”等知名软件,跃居市场首位。一系列来自海外的好消息,再次将整个短视频行业推到台前。

  短视频无疑是近两年来互联网产品的新风口之一,其主要指通过手机拍摄、在手机上观看传播、时长不超过1分钟的视频内容,以及以“算法推荐”“双击点赞”“滑动看下一条”为基本框架的APP产品形态。在短视频诞生之初,其内容还是以多样化生活片段分享为主,这也符合手机拍摄的基本应用场景。随着行业发展,短视频创作方式从“百花齐放”逐渐呈现“中心化”倾向,即围绕个别爆款视频进行模仿和改编。这种变化使得模仿创作逐渐代替传统的随手记录,同时也将“洗脑”“魔性”“跟风”“循环”等词语与短视频联系在一起。在这场演变中,抖音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抖音与同期诞生的诸多短视频产品相比,独特卖点在于“音”:不同于常见的“为视频配音”,新玩法是“为音配视频”。抖音上任何短视频的音频部分,对白、伴奏、背景音乐等都可以被其他用户方便地调用,再配上自己拍摄的视频,产生新的作品。事实上,对大部分作品而言,“引用”音频的同时,往往将原来的视频创意也一并借鉴,成为二次演绎,有时是一板一眼的“模仿”,有时是刻意搞怪的“戏仿”,有时甚至能产生点燃全新创意的“火花”。平台也有意识捕捉具有爆款潜力的短视频,并以“话题”“挑战”等方式进行推广,引导其他用户进行模仿。甚至有“抖友”如是评论:看到这个视频,就看到了之后几天的抖音。

  这种基于模仿的“爆款文化”自有妙处:极大降低短视频创作门槛,让用户以低成本获得创作快感;满足人们从众的潜在心理需求,在大量“拍同款”“拍同框”中找到同好者,获得认同感。同时,海量的用户基数,在模仿过程中加入多样化个性元素,更容易让爆款在“基因变异”中不断进化。模仿者一朝走红变成被模仿者,这种现象在抖音中屡见不鲜,也符合安迪·沃霍尔“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的著名论断。尽管抖音也在努力加强“记录生活”功能与社交属性,但不可否认,用户广泛参与的爆款模仿才是抖音令人爱恨交加的“魔性”之源,也为同类竞品广为借鉴,成为短视频行业独有的生产模式与文化现象。

  然而,这种模式也注定低价值的简单模仿将成为作品金字塔的庞大基座,泥沙俱下很难避免。高重复度的作品池令抖音饱受恶评:反复响起的同一段音频令旁听者不胜其烦;大量低质量的跟风缺乏趣味和创意;沉湎于短暂快感的消遣模式浪费大量时间;因盲目模仿一些桥段而骚扰他人、损害公益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但这种模式同样催生出了一些颇具创意的短视频小品,在极短篇幅内多次运用剪辑、安排反转,显示出一定的创作才华。许多机构也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全新演绎:国家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与抖音合作的“奇妙博物馆”创意视频刷爆全网,成为国内博物馆界近年来热度数一数二的网络推广活动;各地警方开设抖音账号,借爆款视频的“套路”传播警务知识、展现警察形象、沟通警民关系,已经是基本操作;一度爆红的“文字快闪视频”“手指舞”,原本是适应短视频这一媒介才应运而生的艺术形式,已经多次被主流媒体用于传播主流声音、凝聚社会共识,这种互联网“土生土长”的产品形态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传播能力。

  纵观大众文化消费品流变,微小说、微电影、“洗脑神曲”,乃至“速读名著”“知识经济服务”“短视频”,他们的次第走红表现出当下大众文化消费通俗化、碎片化、“短平快”的特点,当科技进步带来信息传播的提速,会催生出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产品载体。所幸的是,其对既有文化消费品市场的影响并非“颠覆格局”,而是“打开增量”:一个小说名著爱好者不会因为“三分钟速读”的出现而放弃读原著,而从来不读小说的人却可因此初窥文学门径。同理,也不必把短视频产品摆到严肃文化、主流文化的对立面。以爆款短视频为主流文化传播赋能,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有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爆款之路也能走得更远。

(责编:毕磊、杨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