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发
人民网北京12月10日电 (杨波) 12月9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第八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在苏州颁发,共有70项人工智能成果获奖,其中,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汝钤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百度高级副总裁、AI技术平台体系(AIG)总负责人王海峰获得首个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
据了解,“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以我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先生命名,自2011年设立以来,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对授予“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的获奖者颁发100万奖金,今年还首度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
今年的“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获奖者陆汝钤院士,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拓者和先驱之一,他于1959年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数学系,1999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他在知识工程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就,特别是在全过程动画自动生成、专家系统开发环境、软件自动生成、少儿图灵测试、知件、大知识特征刻画等领域。
首位“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获奖者王海峰既是出色的学者,也是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技术领袖之一。他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在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和智能搜索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取得大量领先和开创性成果。
王海峰表示,中国正处在科技变革的重要时期,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希望跟所有同行一起,齐心协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变革,创造美好的新时代。
对话王海峰:
获奖之后您最想感谢的人是谁?
王海峰:这个荣誉不仅是我个人的,同时也属于支持我、培养我,以及跟我一起坚持在人工智能领域钻研和探索的很多人。感谢我的母校哈工大培养了我严谨专注的研究品质,感谢百度给了我实现技术报国、服务大众的平台,感谢从事人工智能的师长、同仁们,以及与我风雨兼程、共同成长的团队。
90年代您在哈工大读书期间就选择了人工智能领域,当时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这个研究领域的,那时的机器翻译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王海峰:我从小就对科技、科幻有兴趣,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给了我很深的熏陶。从大的方面说,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国际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出现了外语热;从小的方面说,计算机能够让我通过写代码实现我的想法,极大吸引了我。这些因素使我逐渐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能让计算机进行翻译,可以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便利。所以,大学我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在1993年进入李生教授领导的机器翻译实验室,开始从事机器翻译及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研究直到现在。
当时的机器翻译系统,更多是基于人工规则的系统。语言学专家和计算机专家共同合作,语言学专家负责把语言学知识写成翻译规则,计算机专家负责实现翻译系统。当时的机器翻译系统,在一些应用场景和特定领域翻译效果还是不错的,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商业价值。硕士期间,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也做了非常多的规则,我主导开发的汉英机器翻译系统获得国家863评测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是随着我们系统的能力越来越强,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规则系统的规则越来越多,就越来越难以控制,难以发展。所以到1997年上博士的时候,我就开始尝试神经网络的方法,当时是用了RNN模型探索了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可能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什么时候能真正实现科幻片中的机器人跟人自然交流的水平,您可否给我们做个预测?
王海峰:要实现机器与人的自然交流,感知和认知两个层面的技术都必不可少。感知层包括刚才问题中的语音识别等,认知层技术包括语言和知识技术等。
在近年的一波深度学习浪潮里,像语音、图像这些感知层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收益。语音识别在一些场合下识别率已经超过了人类,语音合成的声音也越来越好听。
而认知技术方面,虽然近年来的深度学习技术浪潮也给自然语言处理带来了很多进步,但是仅仅靠深度学习还不能完全解决自然语言处理的问题。要想更好的解决自然语言处理的问题,我们还要对世界的知识进行更好的挖掘、发现和凝练,更好的结合知识去理解语言。
具体什么时间能真正实现科幻片中人机自然交流的水平,业界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一直在坚持不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且已经在一些应用场景实现了令人惊艳的效果。在今年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展示的智能外呼,用户在与机器交流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是在跟一个机器人对话。让我们欣慰的是,用户的态度是友好的,也有好奇和兴奋。这对我们从事人工智能的人来说是很大的肯定和鼓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