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类应用是文档管理和协作领域重要的生产力工具,多家国际互联网公司相继推出笔记软件,包括Evernote,OneNote等,中国的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可以在工作学习中使用这些软件的汉化版。
但作为世界上移动端应用活跃度最高的群体,中国用户在办公应用使用习惯上与国外人群有所不同,在零碎化移动办公以及多平台同步上有更高的要求,全球一致的笔记类应用体系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生态。
2018年6月6日,印象笔记在京宣布完成重组,重组后的印象笔记将成为由中方控股的中美合资独立运营实体,美国Evernote公司、中方投资者和中方管理团队三方均等持股。
此前,印象笔记作为Evernote进入中国发布的中文版产品独立运营六年,此次与国际版Evernote的拆分,宣告印象笔记将进一步提高服务和产品的本地化特性,满足中国客户的独特需求。
印象笔记团队介绍,独立前印象笔记的产品研发集中于美国总部,无法及时响应中国用户的独特需求。今后,在Evernote共享全部源代码及其他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印象笔记在战略、技术、产品、运营层面得到完整自主权,从而更好的对接中国的互联网生态并服务中国用户。
印象笔记CEO唐毅表示,“Evernote方面将为印象笔记开放底层源代码,并长期提供技术和团队支持。印象笔记将充分利用国际版Evernote的技术优势和中方资本的本地化优势,更好地服务中国用户的多种应用场景,把印象笔记建成具有全球领先技术、由中国资本推动、中国本地团队管理运营的跨境合作实体。”
据介绍,印象笔记在本土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陆续与微博、微信、知乎、得到等App展开API接入合作。目前印象笔记与腾讯社交网络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并于不久前将数据从本地数据中心迁移至腾讯云。
唐毅在沟通会上表示,印象笔记获得红杉宽带跨境数字产业基金首轮数亿元人民币投资。此次投资将用于人才引进和技术研发,在保持原有产品技术的优势和稳定性、安全性的基础上,拥抱最新技术趋势,针对中国用户的特色需求,研发适合中国使用场景的独立产品。新版印象笔记App将于六月末正式发布,更多针对中国用户研发的功能将陆续上线。
在服务中国用户特性化需求上,印象笔记先行了一步。据悉,印象笔记的独立也是硅谷互联网公司实现中国本地化的第一次成功案例,通过知识产权转让、中方资本人及管理团队控股的方式完成国际互联网公司业务向中国本地的全部迁移。(实习生 安民得)
便民网约车 别成烦心事 仇立权绘 核心阅读 网约车的迅速发展,缓解了城市交通痛点,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随着网约车市场日渐扩大,问题随之产生:平台低价竞争,服务却在缩水;号称提升用户体验,维权却石沉大海……面对这些陷阱和纠纷,消费者该怎…【详细】
一些智能家电不便利 使用不时出现“智障”状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家电逐渐走俏。然而,《工人日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一些智能化产品使用的时候并没有为人们带来便利。 “五一”前,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秦晨买了一个智能台灯。这款台灯具有白天、晚上、阅读、儿童四种不同场景的灯光护眼模…【详细】
虚火过后一地鸡毛 无人货架模式待考 近日,果小美陷入全国陷入停运风波中,同时,曾被投资人看好的“无人货架”也遭遇“生死劫”。 根据媒体报道,果小美自今年4月份起就已在全国范围内下发停运通知,同时计划裁员2000多人。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多地业务已停滞,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