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上市 “互联网+医疗健康”开辟新蓝海
互联网+医疗发展到第七个年头,终于引来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医疗第一股”。5月4日,平安好医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引发市场对互联网医疗新一轮关注。业内认为,作为全球AI医疗科技第一股,平安好医生的上市或将开启互联网医疗新时代。
互联网医疗第一股上市
以平均月活跃用户和日均在线问诊量计,平安好医生目前是全国最大规模的互联网医疗平台。2018年春节,平安好医生的注册用户数突破了2亿大关,平均月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人,日均问诊量近40万人次。
2018年1月底,平安好医生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根据招股书,在IPO前,平安好医生共进行了两轮融资,2016年4月底,完成A轮融资5亿美元,彼时整体估值为30亿美元;2017年12月Pre-IPO轮融资,软银旗下的SoftBank Vision Fund按照投后54亿美元整体估值投资了4亿美元。两次融资均创下互联网医疗领域的纪录,也使得平安好医生成为中国互联网医疗领域最大的“独角兽”。
此前公告也显示,平安好医生每股发行价为54.80港元,共发行1.6亿股,计划融资85.64亿港元(约合11亿美元),是今年截至目前港股最大规模的IPO。
招股书显示,平安好医生此次拟将募集资金净额40%用于业务拓展;30%用于投资、收购境内公司及与境内公司的战略合作以及海外拓展计划;20%用于信息基础设施及人工智能助力及其它技术的发展;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利好
拥有诸多“第一”头衔的平安好医生一上市就引发市场热切关注。不过,上市首日反响平平,次日就跌破发行价,股价下挫近4%的表现,使得平安好医生再次被业界质疑“600亿市值”的含金量。
据悉,平安好医生按业务线划分为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2017年四大板块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13.0%、35.0%、48.0%、4.0%。从财务数据来看,在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平安好医生分别实现收入2.79亿元、6.02亿元和18.68亿元,营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不过,平安好医生此前的招股书也显示,平安好医生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3.24亿元、7.58亿元和10.02亿元,连续3年累计亏损超20亿元,公司预计2018年将继续产生大额亏损净额。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互联网+医疗仍未探索出明确的商业盈利模式,“烧钱”仍在所难免,而上市次日就跌破发行价,也传递出市场对此的忧虑。
4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信证券认为,互联网医疗的概念经历了2014年至2015年的热潮后,2016年至2017年有所降温,主要由于相关政策尚不明确。《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作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顶层设计,对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支撑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等进行了全方位明确,在放开在线诊疗内容、医保报销、处方外流等多个方面的政策力度超出市场预期。业内预计,针对传统医疗痛点而产生的互联网医疗,未来将开辟出一片新的蓝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