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IT

2016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大事件盘点

赛迪网
2016年12月24日08:52 | 来源:人民网-游戏频道
小字号
原标题:岁月是把杀猪刀 小伙伴们还记得2016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大事件吗?

  碎片化信息的实时咀嚼,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耳闻了些这个行业的消息,有好有坏,有令人兴奋,也有让人沮丧。不知不觉中2016年已经走到了第四季度,回望过去一年,小伙伴们曾经的感动、兴奋、渴望、欣慰、纠结、愤怒...

  按照惯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盘点时刻,接下来就给大伙汇总下2016年互联网行业的大事件!

  NO.1 人工智能

1

  人工智能,今年国内互联网行业乃至整个科技领域最热的一个名词。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今年3月,人工智能围棋机器人阿尔法狗一战成名,以4比1的总比分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随后,国内迅速掀起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各大互联网公司相继宣布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研发重兵,这其中尤以搜狗、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公司最为活跃,纷纷推出相关产品。一时间,人工智能已经形成一股浪潮,仿佛没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已经成为了落伍者。

  NO.2 虚拟现实

  说起近几年最受关注的新兴行业非VR莫属了,作为国内最受关注的互联网产业之一,在过去的几年VR产业发展良好,众多风投纷纷跟进投资,大佬表示十分看好,但2016年的下半年稍微有点走弱,行业遭遇寒冬众多VR厂商纷纷破产倒闭,业界十分惨淡。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市场上的VR产品整体体验欠佳,市场上迟迟未出现爆款明星产品,这使得行业缺少标杆,同时难以给投资人以真正的信心,从而来支持这一行业的继续向前探索。

  NO.3 云计算

2

  今年以来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科技巨头,提到云计算的次数并不比人工智能少,甚至于从现实意义上看,互联网巨头们对云计算业务的重视程度要超过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钻研。这主要是因为在互联网+和创业浪潮的双重推动下,以及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使得云计算不仅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一个网络基础设施,更是成为互联网巨头们最具有增长潜力的新兴业务。

  NO.4 直播

  很多人把2016年称为直播元年,但实际上视频直播早就出现,只不过都是基于PC端,而2016年确实是移动视频直播大爆发的一年,其爆发的态势跟当年团购火热时几乎有的一拼,目前大大小小的移动视频直播平台有三四百家,市场已经空前拥挤,但依然陆陆续续有创业者加入到这股浪潮当中来。

  NO.5 百度魏则西事件引发网络平台监管责任边界大讨论

3

  魏则西事件是指2016年4月至5月初在互联网引发网民关注的一起医疗相关事件。2016年4月12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岁学生魏则西因滑膜肉瘤病逝。他去世前在知乎网站撰写治疗经过时称,在百度上搜索出武警北京第二医院的生物免疫疗法,随后在该医院治疗后致病情耽误,此后了解到,该技术在美国已被淘汰。2016年5月2日,国家网信办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公司,对此事件及互联网企业依法经营事项进行调查并依法处理。

  NO.6 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

中国商务部回应滴滴优步合并:目前尚未收到并购申请

  时隔一年半,滴滴第二次享受到合并的聚光灯。今年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 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滴滴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NO.7 共享单车

  共享经济在最近几年大行其道,特别是滴滴的成功,更让很多创业者瞄准这一领域进行创业,衣食住行等各个生活领域甚至都有创业公司出现。而在2016年,最惹人注目的莫过于共享单车的出现。然而,共享单车凭什么那么火?原因很简单,就一个词:趋势。百度干了广告的事,淘宝干了商场的事,微博干了媒体的事,微信干了通讯的事,不是外行干掉内行,是趋势干掉规模!

4

  不过,共享单车目前存在诸多体验方面的弊端,比如车身笨重,又比如找车难等。更重要的是,共享单车在推行过程中,还遭遇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用户普遍素质不高,很多人将共享单车按上私锁据为己有,又比如投放在路边的共享单车经常会被城管清理拉走等等。但是,这并不妨碍共享单车在2016年成为炙手可热的创业项目。

  NO.8 三星Note7爆炸-本应美好的2016年毁于一旦

  2016年的手机圈也不平静...两组关键词:自燃的Note7、睡死的iPhone 6s。在前者世界里:自燃、检测、辟谣、召回、推出解决办法、再次自燃、检测、全球召回;前后一波三折历时两个月,到如今依旧还没有结论。只是若隐藏若现,问题似乎是出在电池上。比起Note7的“火爆”,iPhone 6s则来的平缓些,一来这件事的主角距离发布已经一年有余,二来“自动关机”听起来也比自燃情绪上波澜不惊些。不过由于波及面广泛,事情成因复杂,这件事前后也折腾了快一个月。最最关键的是:两件事说结论,矛头多多少少都指向了电池。

(责编:孔海丽、伍振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