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IT

网语进词典当明辨良莠

2016年07月21日09:30 | 来源:工人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工人日报:网语进词典当明辨良莠

  近日,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盘点了2015年的热词和流行语盘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等都榜上有名。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各种新词、流行语不断产生。调查显示,62.1%的受访者建议将有意义和创意的词汇收进词典。(见7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年年发布,既是对网络热词和流行语的年度盘点与筛选,也彰显出主管部门对网民助力文化创新和语言发展行为的认可与鼓励,同时也为日后词典的规范与更新奠定基础。62.1%的受访者建议将有意义和创意的词汇归入词典,说明此举顺应民意,是大势所趋。

  在信息化社会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空间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调查显示,89.8%的受访者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网络流行语,这表明网络语言已渐成人际交流的常态。将有意义和创意的网络词汇收进词典,契合网络社会的时代特征,是“互联网+”思维在语言规范和文化发展领域的务实践行。

  包括《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在内的工具性辞书,是汉语言文字使用的国家规范与技术标准,其所具有的传播知识、答疑解惑、刊误纠错等功能毋庸置疑。因此有人担心随着网络词汇的大量涌入,会削弱和挑战书面语言的规范性、准确度和权威性,造成语言和词汇使用的歧义与乱象。在我看来,工具性辞书原本就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其最大特点就是“约定俗成”,不合时宜的旧词汇消亡和公众认可的新词汇纳入,当属辞书编纂和改版的应有状态。

  “网络词汇进词典”,不只是对网络语言的梳理正名与整编,也是语言创新和发展的成果沉淀。比如,“土豪”不再特指乡里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坏人,而被赋予了“富有钱财而缺少文化和正确价值观的人”的引申义项;“正能量”不再专属物理学名词,而被广泛用于“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事情”。把有意义和创意的网络词汇固化于词典,不仅会扩大和延伸其涵义,也会改善和丰富人们的语言交流。而对于接受新知的孩子们和无缘网络的“网盲”而言,这种规范性热词的纳入则更显工具性意义。

  当然,“网络词汇进词典”并非良莠不辨的全盘接收,而是需要坚守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慎重把关,比如由国家教育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审读、研讨,必要时也可以公之于众、吸纳民意。期待经过筛选和由权威部门审定的规范化网络词汇,能够为汉语言的良性发展和国人的日常生活注入更多接地气的新鲜话语血液。

(责编:陈键、沈光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