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人工智能通过更强大的硬件实现了更快的运算,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处理更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随着计算机由单机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整个互联网都能够为人工智能决策提供支撑。从坚持逻辑思维的路线跳出来,借鉴大数据的非结构分析云计算和神经网络系统,科学家不再一味追求没有缺陷的逻辑运算,而是为计算机链接更多的信息,这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趋势。
理论上,只要给予足够多的数据量,人工智能能够完成很多之前根本无法碰触的工作。当然,若想胜任这些工作,人工智能必然需要一个载体,机器人便是它的“完美搭档”。具有人工智能是新一代机器人区别于上一代机器人的重要特征,人工智能进入应用阶段也将是新一轮“机器革命”的重要表现。
首先,智能机器人能够自行制定工作任务从而减少对人的依赖。未来的工厂能够根据订单要求自动规划生产流程和工艺,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调整生产装备完成生产;家庭机器人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自动进行清扫、调节灯光、启动电器设施、开启安防装置等。
其次,高速网络和云存储使得机器人成为物联网的终端和结点。工业机器人将能够组成更大的生产系统,多台机器人协同完成一套生产解决方案成为可能;服务机器人也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通过多台机器人之间的协作,向人类提供流程更多、操作更复杂的服务。
第三,人与机器人的关系将发生深刻转变。机器人的操作系统和控制系统将实现标准化和平台化,未来将可以通过包括手机在内的不同端口,对机器人发送指令,并且,机器人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语言、动作,了解人类的指令,人与机器人相互协作完成工作将成为趋势。
人工智能还能让冷冰冰的机器具有拟人的情感。在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通过虚拟的交流对象治疗自闭症患者和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在日本,由人工智能参与的科幻小说通过了文学奖的初审,机器人主要协助人类作家完成词汇的组合和故事的构成;在欧洲的智能化工厂,机器与人之间的围栏被拆除,机器人与人类伙伴在同一操作台上工作,并且,工人可以向机器人直接发出语言指令,而无需通过复杂的编程来实现人机间的交流。我国很多机器人企业也正在进行一些为机器人赋予“情感”的尝试,例如家用机器人不仅能够清洁地板,还能陪伴和照顾学龄前儿童。
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应用,无疑将创造更加美好和富有挑战的未来。过去,机器主要替代人类进行体力劳动,而当机器人遇上人工智能,势必会在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领域协助人类工作,让人类可以从事更加富有乐趣和创造性的工作。当然,人工智能的出现和运用,无疑会对低端工作岗位带来冲击,人类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挑战。
人民日报:为何"电e宝"没有得到预期的赞扬? █过多的同质化竞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推出一款支付产品,是为了方便用户,而不是“画地为牢”“非我不可”。通过强行“圈市场”赢得用户数量的一时猛增,绝非长远之计 前几日,笔者见家中电表不停地闪烁红灯,明白又该交电费了。与之前水电煤…【详细】
人民日报评个性化推荐:当心“过滤泡泡”主宰了你 你是否注意到,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同一个关键词时,每个人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以谷歌为例,其内嵌的算法会根据用户所在的地区、时间和先前活动记录等数据给出相应搜索结果。这种网络针对个人化搜索而提供筛选后结果的推荐算法,也被称为“过滤泡泡”…【详细】
Uber公开全球创新策略 未来设计师要做创客 Uber美国总部全球产品设计总监Ethan Eismann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胡晓)“数据要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设计师要变成创客”,近日,在由国际体验设计协会(IXDC)主办的2016(第七届)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来自微软、U…【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