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式卫星家族十年“回归”带来哪些新变化?
新华社酒泉4月6日电 题:返回式卫星家族十年“回归”带来哪些新变化?——工程师解析“实践十号”新特点
新华社记者荣启涵、吴晶晶、喻菲
4月6日凌晨1时38分,伴随着夜色中点火的光亮,在震耳的轰鸣声中,我国第25颗返回式卫星,也是我国首颗返回式微重力科学试验卫星——实践十号,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发射升空。
“我们已经有十年没有将返回式卫星送上过太空了。”说起这次研制工作,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十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唐伯昶难掩心中的激动。
2006年“实践八号”发射成功后,“实践十号”是我国返回式卫星沉寂十年后的再次“回归”。与返回式卫星家族的“老前辈”相比,它又有怎样的新变化呢?
创新看点一:总装与环境试验精度更高、隐患更少
总装与环境试验是卫星研制生产的最后一关,也是检验卫星“钢筋铁骨”能否经受得住高低温、高强度震动等恶劣空间环境的大熔炉。据介绍,不同于以往“真火慢炖”式的试验方法,五院在“实践十号”卫星研制过程中,通过红外笼虚拟仿真系统、试验工装数字化等新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了试验精准度,有效避免了多次试验和试验条件过于苛刻对产品造成伤害的隐患。
创新看点二:控制和推进系统“大换血”
控制和推进系统是“实践十号”的核心。技术人员从近年来研制的各类高精尖产品中择优选用,例如一体化红外地球敏感器、一体化太阳敏感器等。“新产品不仅在性能和可靠性上大幅提高,而且通过一体化、高集成度设计方式,体积和重量大幅下降,为‘实践十号’留出了更为充裕的搭载空间。”“实践十号”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战毅说。此次“实践十号”卫星搭载了19个实验载荷,将完成28项科学实验任务。
创新看点三:返回阶段打造“水陆两栖”侦察兵
返回的安全和可靠是决定卫星搭载实验任务圆满成功的关键一步。为了确保卫星在回收阶段落得既好又稳,五院在“实践十号”安装上了脉冲雷达应答机这一“秘密武器”。这个产品能打破航天器返回过程中常见的“黑障”限制,实现全程实时监控,极大提高了地面对卫星返回舱的测量精度。此外,五院还在“实践十号”的主降落伞顶部安装了一个浮囊,把“实践十号”打造成“水陆两栖”侦察兵,可适应更为复杂的回收条件。
创新看点四:落点新地标——内蒙古四子王旗
十年前,返回式卫星的“前辈们”选择“回家”地点是四川遂宁的大山里;十年后,“实践十号”卫星的“回家”地点却是远隔千里的内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
据“实践十号”卫星总指挥邱家稳介绍,卫星成功返回,回收着陆区域选择非常重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遂宁山区人员密度增大,新建房屋林立,为了保护当地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也为了卫星更好的搜寻回收,所以选择了回收条件相对成熟的四子王旗。
另外,“实践十号”的回收舱将搭载11个实验载荷返回,但转入返回轨道时,由于速度快,舱体的头部会与大气层进行剧烈摩擦,产生高达几千度的热量,如何控制温度?据“实践十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赵会光介绍,此次对回收舱热控系统进行了更改,能够控制热温。且技术人员已为舱体制备了防摩擦和耐热的特殊材料,既能阻挡热量进入返回舱内,又能把大量的热量迅速带走。
这些只是“实践十号”新变化中的一部分。谈及未来卫星研制工作,五院院长张洪太说,“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航天器产品低成本技术和可重复使用技术,继续发展返回式空间科学实验卫星和更高分辨率的返回式遥感卫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