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IT

欺诈类信息高居微信投诉榜首 指尖安全究竟剩多少?

唐隆辉
2016年03月24日08:24 | 来源:通信信息报
小字号
原标题:欺诈类信息高居微信投诉榜首 指尖安全究竟剩多少?

  □本报记者 唐隆辉

  日前,微信安全风控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派”发布了最新《微信生态安全报告》。报告显示,网络黑色产业链正向专业化发展,侵蚀着微信的健康生态。2015年,微信平台共受理850万例投诉,仿冒欺诈、实物欺诈、虚拟商品欺诈等皆是最热门欺诈类投诉。

  微信生态不安全

  近日,微信安全风控中心公布了一份《微信生态安全报告》,同时,微信安全、法务团队也召开了“微信生态权益新闻发布会”,对2015年微信生态安全总体情况进行了阐述。

  微信作为主流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为传统行业提供了更多机遇,孕育出各种新兴市场。但据《微信生态安全报告》显示,网络黑产正向专业化发展,出现了勾连网络攻击与需求方的组织化信蚀。

  譬如,利用微信平台传播色情信息、跨平台交易诈骗的行为不在少数。不法分子在移动社交平台上传播色情信息,并以及色情资源为诱饵欺骗用户付费。不少用户支付费用后,便遭卖家拉黑。再如,不法分子在微信平台通过网络黑客行为,盗取用户个人信息及财产,从中获利。与此同时,“微场景”网络犯罪手段也逐渐兴起,借助关系链扩大伤害。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平台上的各种定制化、场景化服务,进行诈骗、传销等非法活动。

  报告还透露,2015年微信平台网络传播的谣言信息具有季节性数量波动大、旧闻复燃比例高、恐吓夸大刺激传播等特点。其中失实报道、食品安全和财产安全等谣言比例较高,分别占29%、20%和10%。此外,欺诈类信息成为微信平台投诉最多的类型。去年,微信年受理投诉850万,欺诈投诉占据大多数。其中,奢侈品成微信打假大头,封停售假欺诈用户账号达数十万。

  “现象产品”是一把双刃剑

  据2015年微信平台数据研究报告称,微信发展至今,正从一个“应用”进化成蕴含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驱动力的“现象产品”。

  然而,微信这种“现象产品”已成为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据微信生态安全报告表明,微信生态圈正形成广泛有效的连接、开放有益的平台。相关数据显示,微信用户每月手机流量超过100M的用户突破80%,超过400M的用户超过40%,微信成为近30%用户手机上网使用流量最多的应用。且用户在微信上的流量花费远高于微博,购物,视频,地图,邮件等服务。

  根据测算,微信直接带动的信息消费规模已达952亿元,其中生活消费规模已经达到110亿元,娱乐类规模达到58.91亿元。

  另一方面,“现象产品”导致“病毒”难控且难防。据公安机关公开的网络犯罪案件类型显示,诈骗与赌博是2015年网络黑色产业公开案件中数量最多的类型。而据多方数据显示,基于社交关系形成并具有庞大社交流量的微信生态圈正不断受到安全问题的侵蚀。

  随着用户数的暴增、企业和商家的接受和参与,一些不良行为也逐渐滋生,导致微信“生态圈”受损。网络诈骗、非法交易事件层出不穷;低俗、色情信息不断泛滥;危言耸听、甚至引发集体恐慌的事件甚嚣尘上;诱导用户关注、骗取用户隐私的案例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已令微信生态乌烟瘴气,严重侵害用户权益。

  指尖安全如何维护?

  微信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整顿微信生态圈乱象的呼声也日渐高涨。但微信平台毕竟是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有别于实体经济存在“没人管”、“举证难”等问题,需要平台自身、相关部门以及用户的全方位协同。

  其一,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微信平台应重视用户投诉信息、不断提升平台安全风控体系、成立相关的部门进行综合整治。同时加强技术鉴别,挺早发现毒瘤,提前预防,为用户树立一道安全的屏障。据了解,目前微信已出台了相应的举措,打击、共治、封号,颁布“微信生态法则”:“七条底线”和“九不准”原则,并发布了用户“防欺诈十条”口令。

  其二,微信作为基于社交关系的综合性平台,其便利性却仍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从事造谣、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防不胜防,这需要相关部门的有效介入。相关部门应健全法规,完善微信营销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

  最后,对于用户来说,应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甄别能力,对朋友圈中的买卖行为提高警惕,不要因贪图小便宜而掉入欺诈的圈套,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对于与微信捆绑的银行卡,也应时时关注资金安全。

  抵制微信生态圈乱象是个存在着动态博弈的过程,这种博弈将会长期存在,只有全社会联动起来,互相协作,才有有效的净化网络世界中的污点,互联网的便利才会真正惠及于民。

(责编:赵越、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