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IT

微信钱包遭遇犯罪新手段

刘苏雅
2016年01月27日08:08 | 来源:北京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微信钱包遭遇犯罪新手段

  插图王金辉

  扫一扫就能一秒付款,转账不用手续费,电子支付的便捷让我们越来越愿意使用它们。但一些不法分子却也盯上了这个新领域,针对电子钱包的新型犯罪手段越发多样化,盗窃、抢劫、诈骗、赌博,让人防不胜防。

  新招·盗

  熟人才有机会 拿人手机随便看

  去年4月,小李和老张在同一个电视剧组工作时相识。小李二十岁出头,而老张已经年近五旬。因为年纪较大,老张对微信的使用并不熟练,便经常找小李帮忙操作。久而久之,两人便熟络起来。

  一次,老张让小李帮忙将自己的银行卡绑定到自己的微信账户,为了完成操作,他将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密码告诉了小李。为了方便使用,老张特意提醒小李,将银行卡密码也设置成微信钱包的支付密码。

  几个月后,老张到小李的暂住地拜访,闲聊间,老张起身去洗手间,顺手将自己的手机放在了桌子上。由于之前多次替老张操作手机,小李对老张的手机解锁密码十分熟悉,于是他拿起了老张的手机翻看。

  想到自己最近手头紧,小李便动起了歪脑筋。他打开了老张的微信钱包,并输入了支付密码,从老张的账户中转了5000元到自己的微信账户,在迅速完成了收款后,小李将转账记录全部删除。

  回来后,老张发现自己收到了一条5000元的银行转账提醒,便问小李发生了什么,但小李称自己不知情,还主动表示要帮老张查询。在老张因为钱款不翼而飞而心急如焚的时候,小李将这5000元钱取现并消费。

  随后,老张到公安机关报了案。日前,小李因涉嫌盗窃罪被昌平检察院提起公诉。

  

  知道密码 也还是盗窃

  北京市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程璇律师表示,传统盗窃是通过秘密手段,在财产权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窃取财物的行为,而微信盗窃是借助他人的手机,并通过一些手段得知支付密码后,使用电子钱包转账的方式窃取钱财的行为,其本质仍然是盗窃行为。

  这种新型的盗窃行为不仅仅会发生在陌生人间,熟人由于熟知对方的支付密码,也可能实施盗窃行为。对相熟的朋友,我们往往会放松警惕,在不经意间泄露自己的密码。对此,程璇律师表示,在生活中,一定要对自己的支付密码加以保护,不要随意泄露给他人,其次也要注意不要让手机脱离自己的控制,以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

  新招·劫

  身上没带现金 现加微信转账

  王某、吴某和小徐都是某职高的学生,因感情问题三人间发生矛盾。为了教训小徐,王某和吴某纠集了十余人来到小徐所住的小区,年仅16岁的李某也身在其中。

  围堵到小徐后,李某等人不仅对小徐实施殴打,还向小徐索要钱财,但小徐并没有随身携带现金。想到现在电子支付十分方便,李某等人便要求小徐进行微信转账。

  因为害怕被继续殴打,小徐被迫现场与李某互相添加了好友,并当场通过微信给李某转账600元,李某等人还从小徐家中拿走了一部“拍立得”照相机。

  从此次“微信转账”的劫钱方式中尝到甜头的肖某,后来又通过微信向小徐索要2000元。小徐表示实在没钱,肖某却不罢休,仍带人到小徐家中索要钱款。小徐的父亲报警后,肖某、李某等人被抓获。

  

  添加好友 那是被迫的

  既然小徐与李某已经互相加为好友,为何李某的行为仍然涉嫌寻衅滋事罪呢?程璇律师表示,所谓的主动添加好友只是一种表象,事实上,小徐是在被胁迫被殴打后,才不得不主动添加的微信好友,其与李某并非是事实上的好友关系。小徐添加好友的目的,就是为了支付微信转账款,让自己不再被李某殴打。而李某等人对小徐实施了暴力,并以暴力相胁迫对小徐索要财物,这些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

  新招·骗

  进了“领导”微信群 喊你转账就转账

  一天上午,海淀某公司财务英女士收到了一条微信添加好友的消息,点开一看,发现是领导的姓名。犹豫了一下,英女士通过了“领导”的添加好友请求。

  随后,“领导”立刻将英女士拉进了一个微信群,群里有五六个成员都是公司“领导”。英女士入群后,大家热烈讨论起一个项目,聊着聊着,群里有人提起了投资问题,一名“领导”便指示英女士给一个账户紧急汇款140万元,回来再补办手续。

  英女士对“领导”的身份丝毫没有怀疑。赶到银行汇款后,她回到公司找领导补签手续,但领导却否认自己曾下达过这样的命令,也不知道微信添加好友的事。英女士慌了神,连忙报了警,经海淀警方调查,群里的“领导”全是假的。

  在海淀分局的紧急协调下,银行临时冻结了这笔汇款接收的账户,成功保障了这笔巨款没有落入骗子之手。

  

  姓名都是自定义 虚构事实是诈骗

  程璇律师表示,这种通过领导微信添加好友进入微信群,并下达指令要求财务人员汇款的行为,是虚构事实而导致款项汇出,属于新型的诈骗方式,其是通过电子化手段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讯软件中,好友申请的姓名都是自定义的,并非一定是本人,因此,对于所谓“领导”、“朋友”的微信等汇款指令,一定要当面核实确认。

  新招·赌

  抢红包输掉一万多 红包神器竟可出老千

  “抢红包”原本是增进亲友感情的小游戏,但福建省某市市民李先生却被一个微信红包群在两个小时之内“包”走了1.5万元。

  一开始,李先生被朋友拉进了一个“红包群”,起初,大家都是简单地抢红包比大小,抢到最少的要继续发红包,如此接龙循环。有时手气好,一天就能赚到2000元,这让李先生渐渐沉迷。但他的手气似乎在一天天变差,一次,李先生便因连续抢到最少的红包,仅仅半个小时就输掉了5000元。

  为了赢回输掉的钱,朋友又将他拉入另一个“红包群”,这个群玩法更为复杂。游戏被叫做“牛牛”,是依据抢到红包的后两位数字之和来计算赔率,并分配奖金。这次,仅仅一个多小时之后,李先生竟然输掉了1万余元,直到这时,他才发觉自己被骗了。

  目前,网络上有着“自动抢红包”、“透视、接龙、躲避最小”等抢红包神器。在某购物网站的商品介绍中,卖家称只要在手机里安装“红包神器”,就保证自己抢到的金额不会最少,甚至还可以设置抢到红包的后两位小数点,这就实现了所谓“牛牛”等的赌博方法。

  

  不再是“抢红包” 涉嫌网上开赌场

  程璇律师表示,表面上这些微信群是在“抢红包”,但已经脱离了单纯的日常娱乐范畴,涉嫌赌博行为。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组织赌博活动的,属于“开设赌场”行为,可以以开设赌场罪定罪处罚。如果庄家在开奖过程中,运用技术手段控制开奖结果,那还将涉嫌构成诈骗罪。而防范这类赌博行为的方法,就是不参与、不眼红、不占小便宜,不为一时的利益所诱惑。

  律师提示

  密码很重要

  千万莫示人

  电子支付不需要通过传统银行付款的繁琐手续,一部手机、一串密码就可以简化掉曾经繁琐的刷卡程序,方便快捷。但付款流程的简化,也导致了微信支付、支付宝等付款方式少了一道监督屏障,只要被他人掌握了密码,账户内的资金就可以被迅速转移。加之现在用户为了方便操作,多将银行卡绑定在应用软件中,这极易造成大额存款的损失。

  对此,程璇律师表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子支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一定要保证自己密码不为他人所知。即使是亲近的朋友,也不要随意告知对方自己的支付密码,如果可能,尽量时常对密码进行更换。同时也要注意,电子支付密码最好与银行卡密码不同。

  第二,操作支付过程不要当着他人进行,以防他人在操作时看到密码,从而实施犯罪行为,导致自己的经济损失。

  第三,在需要支付款项时,无论因公还是因私,都要先与相对人确定属实后再操作。不要因为一时害怕麻烦,导致后续更大的麻烦。 (刘苏雅)

 

(责编:胡晓、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