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案折射社交媒体两面性:信息快 谣言多
2015年10月20日09:58 |

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事件发生后,全球媒体和社交媒体都将目光投向了美国波士顿。然而,有美国IT网站撰文指出,虽然“推特”、“脸谱”等社交媒体在这些突发事件中,一方面起到了迅速传播信息的作用,但同时也催生了很多虚假消息,各种谣言与辟谣不断出现。不过,得益于自我纠正机制,很多假消息都被很快证伪……
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事件发生后,“推特”上很快就发出了有关此次爆炸的消息,并成为波士顿警方和马拉松赛组织者等公共机构的有效沟通工具。但一家市场研究公司高级分析师格雷格·斯特灵指出,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是一把双刃剑,”斯特灵说,“既可以加快信息的获取速度,但也可能煽动公众情绪。”
警察局微博指导救援
在爆炸发生后,“推特”上很快出现了受害者的照片,包括满身血迹的行人和躺在街上的重伤者。有人催促发消息的用户赶紧救人,不要光顾着拍照,“社交媒体上还没有明确的礼节标准”,斯特灵说。而波士顿警察局的“推特”账号显示出社交媒体的积极一面——该账号一直在不停发布相关信息,包括逃生和救援指导。
而就在地方政府和医院忙于救助伤员时,一些危急关头的援助举动在社交网络和微博客网站引发网民热议。据称,在爆炸发生后,部分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选手到达终点后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奔向医院,为连环爆炸受伤人员献血。
网络媒体开寻人网页
除了政府迅捷反应之外,社会和企业也在灾难发生后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著名的搜索巨头谷歌公司在爆炸案发生三小时候就重启了当时在日本海啸当中帮助很多人找到亲友的寻人网页,方便人们获知失踪或者伤亡者的信息。还有美国媒体报道称,有民众利用“推特”和“脸谱”等社交工具发出呼吁,为受影响的外地外国参赛者提供住宿,已经有上千人留下联络方式。不过,还有很多居心叵测的人对“推特”加以利用:一个假冒波士顿马拉松赛组织者官方账号的账号承诺,用户每转发它的消息一次,它就会向受害者捐赠一美元,但此事很快被揭穿。
传统媒体是重要力量
虽然不及社交媒体即时,但是电视新闻依然在此次事件中充当了突发新闻的重要力量。
对于美国电视媒体而言,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大规模应用数字视觉,比如使用立体地图等等。此外,还很快邀请到各方人士到演播室或者进行视频连线,对事件是否恐怖袭击进行分析。
而报纸媒体对于爆炸案的报道也值得关注,很多纸媒现在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多媒体的整合传播在媒体的官网上十分常见,在新闻密集时几乎每分钟就更新一次。
谣言满天飞
爆炸发生后,全球媒体和社交媒体都将目光投向了美国波士顿,各种谣言与辟谣不断出现……有媒体称嫌犯已被控制,却在一个小时后被辟谣;媒体报道爆炸中有8岁女孩死亡,最后证实是8岁男孩。
谣言:沙特嫌犯已被看管?
辟谣:警方称仅例行询问
早上8点许,美国媒体报道,一名疑似参与波士顿爆炸案的沙特阿拉伯籍嫌疑犯目前已经被控制在波士顿一家医院中,该名男子年仅20岁。福克斯新闻网则报道称,该嫌犯严重烧伤。
到早上9点许,有消息称,美国警方和FBI宣布,现在还没有确定波士顿爆炸案疑犯的身份,现在下结论过早,包括报道提到的被抓的沙特男子,警方只是例行询问,并不能说是嫌疑人。
谣言:死者包括八岁女孩?
辟谣:死者是名八岁男童
爆炸案发生后,网上有微博传言,一名8岁小女孩在波士顿爆炸中丧生,甚至还配发了一张女孩的照片作证。经过核实后,波士顿警方公布的信息中,三名死亡者中只包括一名8岁的男孩,并没有8岁女孩。
据称,遇难男孩的父亲参加比赛,男孩与母亲、姐姐一起在终点处等待父亲,不料爆炸发生了。男孩的母亲和妹妹也在爆炸中受伤。
谣言:手机服务被迫关闭?
辟谣:运营商称并未关闭
爆炸发生后,美联社报道称,波士顿警方已经下令关闭该市的手机服务,以防止任何潜在的远程引爆炸弹。媒体还报道,故意扰乱网络服务的行为可以是合法的;美国目前已经拥有在紧急情况下允许政府干扰无线网络通信的相关法律框架。
但当地运营商随后辟谣称,当地网络服务并未关闭,也未曾接到类似命令。
伦敦马拉松“不会取消”
伦敦警方15日透露,受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影响,将重新布置针对下周日伦敦马拉松赛的安保措施,但比赛肯定不会取消。
伦敦大都会警察局透露,尽管伦敦马拉松赛的安保早有预案,但波士顿的爆炸案发生后,警方将对这些预案“进一步推敲。”伦敦马拉松赛首席执行官尼克·比特尔在波士顿爆炸案后连夜发表一份声明,“对于田径运动和热爱马拉松赛的朋友和同事来说,这是非常悲伤的一天。”对于21日举行的伦敦马拉松赛,声明说:“我们的安保计划是与大都会警察局联合制定的,得知爆炸案的消息后,我们立刻与警方进行了联系。”
伦敦马拉松号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马拉松之一,与波士顿马拉松齐名,去年有37000名参赛者抵达了终点,沿途观众超过40万人。
(责编:陈键、毕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